1941年,当德军距离莫斯科不到十公里,苏军却忙着阅兵...
1、红场阅兵前夕——德军兵临城下,苏军节节败退 1941年,6月22日,德军总指挥部,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发动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渴求以短短3个月的时间打垮苏联这个”红色巨人「 ”。德军190个师550万人,3800多辆坦克,4900多架战机,9700多门大炮倾巢出动,兵锋直指莫斯科。
2、莫斯科红场阅兵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次阅兵。那时候纳粹德军已经距离莫斯科不远了,希特勒认为再打一个胜仗就能拿下莫斯科,而苏联方面当时已经有些乱了方寸。战争爆发仅仅四个月,红军接连战败,大片国土沦陷,如今连首都都岌岌可危。
3、年5月1的阅兵式是苏联在卫国战争之前的最后一次阅兵,在此次阅兵后的6月22日纳粹德国实施了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即对苏作战,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10月底,德军兵锋距离莫斯科只有70到100公里。
4、台风行动 1941年10月2日,费多尔·冯·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终于向莫斯科发动攻击,代号台风行动。德军认为莫斯科在政治和军事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若莫斯科战役德军获胜能逼降苏联吗
1、不可能。战争的胜利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德军就算在上述战场上胜利,也是阶段性的。只不过占领了几个城市,自己的消耗也很大,对于一个大国来讲战争的胜负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德军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注定他们是失败的。仁与义是战争的基础,正所谓出师有名。
2、不能。无论是莫斯科战役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即使取胜也不可能全歼苏军有生力量。仅是多占些领土而已。就像拿破仑占领博罗金诺和莫斯科一样,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苏军在后退后仍有战斗力。至于阿拉曼也如是,即使隆美尔获胜,也不比他攻占班加西和托布鲁克意义更大。
3、这样看来,即使德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只要德国没有击败英国和美国,德国就很难能够赢得二战。
4、 如果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胜利了,那么苏联就灭亡了,二战中抗德的一个重要支撑柱就此倒塌,世界反法西斯不会那么顺利,甚至还有可能会崩溃。
5、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德军假使在1942年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全面胜利,无疑对苏军的南翼战线是一次重创,苏军将损失大量的军队和高加索方向的油田,但是苏联绝不会因此而走向失败。
6、我的回答和ATTACKILL差不了多少,但不是抄袭.如果你对军事感兴趣,我再墨迹几句.事实上德国是个伟大的国家。
二战期间苏联那位将军坚决不接受日本人投降
虽然留希科夫供出了苏联红军在西伯利亚和乌克兰的驻军编制、番号和正在使用中的军用无线电密码等惊人的情报,但都通过佐尔格之手全部发回了莫斯科,才使得莫斯科“亡羊补牢”,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日本人把留希科夫的“嘴巴”掏干净后,决定利用他组成暗杀队去暗杀斯大林,以达到牵制苏联的目的。
苏联红军、红海军、游击队员们绝对不允许接受杀害卓娅的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的投降。不准接受投降。
苏联以其行事勇猛和强硬的风格著称,这种风格在二战末期对日本的投降置之不理的行为中得到了体现。即使在欧洲战场的战局已结束数月,日本已几近投降的情况下,苏联依然出兵对日军展开攻击。
众所周知,旧日本下层官兵因受武士道精神毒害而导致其思维普遍冥顽不化。即便是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之后的29年,还有一个叫小野田宽郎的日本兵在菲律宾的热带丛林里顽固对抗。期间多次杀害当地的平民、警察,但他只是自己国家发动的罪恶而战,站在正义和公道的立场来说,小野田可谓罪恶滔天。
因为当时日本虽然挨了原子弹,但还没有投降!苏联出兵的时间是1945年8月9日,而日本天皇正是宣布投降是1945年8月15日。而且当时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并不是自己的决定,而是在“雅塔尔”会议上美英苏三国首脑共同商议的结果。
按照日本人的想法,投降之后战争就已经结束,但是按照苏联人的说法, 南千岛群岛进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苏联夺下的南千岛群岛应该按照二战胜利成果来定义,自然这个成果是不会让给日本的。时至今日,南千岛群岛一直被苏联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变成了俄罗斯民族手中的一张重要的牌。
苏联游击队员忆苏德战争初期::只有溃败和死亡
1、布拉瓦说,不过我能看见的只有溃败和死亡,四处都是尸体。 战争开始一个月,德国人已全面占领了白俄罗斯。 被低估的决心 根据莫斯科大学提供的资料记载,基于对斯大林政权不满,战争初期出现了部分苏联人对德军进行热烈欢迎的场面。这一情况让德国的指挥官们坚信,经历了大清洗的苏联已不堪一击。
2、德军的行为逼的一向反苏的地区都开始支持苏联的卫国战争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德军军纪高? 而且,德三也曾设立过不少专门为军队所服务的慰安所, 其设立初衷就是为了防止德军士兵在战后由于行为不检点而染上性病。 这些慰安所在前期只招揽德国女性,之后招揽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占领区。
3、卫国战争期间,苏联游击队和德军反游击部队的主要焦点之一就是交通线,图中可以看到正在桥梁上安置炸弹的游击队员。 德军版的“三光政策” 另一方面,纳粹德国军政领导人在入侵苏联之前,对苏联的整体实力存在严重误判,天真地认为战争将在1941年内结束,并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对于有可能出现的苏联游击武装同样毫无准备。
4、往往一直要抓马卡洛娃,缘故非常简单,便是她是一个内奸,或是一个屠夫。马卡洛娃原本是一个一般前苏联女生,苏德战争暴发之后她很积极主动,积极参了军,变成女军。那时候女军关键从业后勤管理,殊不知军人看马卡洛娃人体健壮,反映灵巧,就考虑到让她进到作战部队。
5、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德国对苏联俘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虐待,并强迫苏联俘虏成为苦力为德国修建防御工事、运送货物,大量苏联战俘在被俘期间死亡,存活率很低。同时,在德军撤退时,对占领区实行了焦土政策以迟滞苏联红军的进攻,从而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