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简介(简述北伐战争的时间,地点,内容,结局,意义?)

十日日十日日2023-09-19183 阅读0 评论

简述北伐战争的时间,地点,内容,结局,意义?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北伐战争简介(简述北伐战争的时间,地点,内容,结局,意义?)
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故又常简称为“北伐”,或称“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复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战争的北伐时间?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7月9日至1928年12月29日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开始对抗国民政府,导致后来的十年内战。

北伐战争起源?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伐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战争简介(简述北伐战争的时间,地点,内容,结局,意义?)

北伐战争的起因是:北洋军阀实行军事割据,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进行黑暗统治.

两次北伐战争的时间?

第一次

孙中山在对北洋政府采取建议、批评、谴责等手段毫无效果的情况下,为了挽救中国、挽救共和事业,决定靠武力解决问题。1917年6月,他宣布:“今日法律已失制裁之力,非以武力声罪致讨,歼灭群逆,不足以清乱源,定大局。”为此,他将其后半生的精力都致力于北伐事业。

由此可知,北伐的真正目的打倒封建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用武力统一中国。

第二次

1921年9月,孙中山在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战事结束后不久,又开始着手组织北伐。10月8日,非常国会通过了孙中山提出的出师北伐的议案。12月14日,孙中山在桂林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桂林设北伐大本营,分兵两路,第一路由李烈钧率领进取江西南部和湖北东部,第二路由许崇智率领出湖南直趋武汉。

北伐战争正式始于?

北伐是中华民国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洋政府的战争,使得中国大陆统一在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之国民政府旗下。

北伐正式起始于1926年7月9日蒋中正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率师北伐;

完成於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