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睚眦必报典故?
1. 是存在的。
2. 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历史上的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智谋和正直。
其中,法正是诸葛亮的谋士,他因为被人冤枉而被杀,而诸葛亮为了为法正报仇,不惜冒险与敌人作战,最终成功报了法正的仇。
3.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正直和忠诚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品质。
它也提醒我们,人们的行为和言论都会有相应的后果,善恶终有报应。
延伸来说,这个典故也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思考,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和冤枉时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正义。
法正是什么人物?
受《三国演义》影响,我们对三国人物的认识更多集中在了诸如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样的“猛将”,亦或是诸葛亮、郭嘉这样的“谋士”。但是演义毕竟不完全等同真实历史,法正是一位在真实历史上起到很大作用的人物,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法正的戏份可谓少之又少,只能退居“二三线人物”。
法正一身的功绩主要在于:帮助刘备入蜀、稳定益州局势、夺取汉中。
助备入蜀
法正(176-220),字孝直,善于奇谋。早年投奔割据益州的刘璋,但是刘璋不会识才用人,胸无大志,所以法正不受重用。当时同在益州刘璋麾下的别驾张松也深感在刘璋手下无法发挥才能,两人“同时天涯沦落人”,因而交好。208年,张松出访曹操,在受曹操蔑视后回到益州劝刘璋交好当时驻兵荆州的刘备,并让法正出使。在见到刘备之后,法正深感刘备才能万倍于刘璋,于是与张松商议以刘备为主。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要征讨在汉中的张鲁,因此惧怕曹操得汉中后兼并益州。张松趁机劝刘璋迎接刘备入蜀,让他讨伐张鲁,法正被任命为使者。但法正见到刘备后即刻向刘备献策:以张松为内应,率军入蜀,占据益州。由此,法正、张松里应外合,协助刘备占领益州,准备凭借天府之国的险阻成就大业。
稳定局势
刘备占据益州后,因其外来身份,当地士族颇不待见。为了联合益州本土的豪门大族,刘备的手下都劝他迎娶刘璋旧将吴壹的妹妹,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的遗孀,刘备碍于自己与刘瑁同族,害怕这么做有违礼法。法正进谏仅用一句话:“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刘备便纳吴氏为夫人,由此初步安抚了益州豪强。除此之外,法正参与制定《蜀科》,进一步稳定益州局势。
三国志游戏法正玩法?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睚眦必报这个成语形容法正是最正确的了。
刘备正视占领成都后,法正得势后对别人一顿饭的恩德也要报答,针尖的怨仇也要报复,擅自处死过几个毁谤过他的人。
曾有人禀报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骄横跋扈,您应该禀告主公,抑制约束他作威作福的行为。”诸葛亮的回答是:“主公从前在公安,北面害怕曹操的强盛,东面担心孙权的威胁,近处又惧怕孙夫人在枕边生变,在那个时候,真是进退两难。法正辅佐帮助主公后,使他得以展翅高飞不再受人钳制,现在怎么能抑制法正,使他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呢!”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很喜爱法正,也无法去约束法正。
自带战法 以逸待劳
战法典故:法正设局在定军山以逸待劳斩夏侯,这也是游戏中黄忠法正都是盾兵,夏侯渊是弓箭兵的原因吧。
治疗我军2人治疗率108%受到智力影响,并且接下来受到的两次伤害有40%概率免疫伤害。
战法分析:这个战法一旦发动是极其强大的,首先治疗率和坐守孤城就差不多,然后40%概率的护盾虽然看脸,但是万一抵消了伤害那就非常好了。尤其是现在玩家普遍前几回合伤害非常高,如果你抵御了一次所向披靡,万箭齐发这样的伤害,那比加血量都要多。
如果是蜀盾张飞抵御了一次夺魂诸葛亮的打断的话,那就是5000-8000的伤害。这个抵御有时候可以发挥奇效~
【传承战法】沉沙决水战法典故:楚汉争霸韩信沉沙决水,半渡而击。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