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的资料。
1、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中国明朝末年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以殉国前消遣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2、陈毅同志于1961年亲笔题写的“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十个行楷大字,字字有神,体现了陈总对这两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推崇。 夏完淳出生于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这时的明朝社会离灭亡只有13年了,可谓内忧外患,积重难返。自天启以来的虐政,弄得民穷财尽,崇祯上台后虽决心挽回败局,但已是强弩之末。
3、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祖籍浙江会稽。明朝末年诗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夏完淳在公堂上慷慨陈词,痛骂明朝降将洪承畴,遂就义于南京,时年16岁。
4、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5、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南明诗人,爱国志士和文学家,汉族,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松江府华亭县人(现上海市松江),家住郡城西花园浜。
夏完淳是一个怎样的人
1、夏完淳,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以夏完淳事迹为基础创作的话剧《南冠草》曾激动过多少誓以热血拯救祖国的中华儿女!今天,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对祖国的义务没有变,青年人追求向上、追求真理的激情没有变,因此在他的身上,我们同样能汲取许多做人的力量。
2、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
3、夏完淳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华夏先烈,尽管16岁殉国就义,但他在明末文坛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辉,他的诗歌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能引起人强烈共鸣,深深影响着后人。夏完淳作品 夏完淳在世只有17年,但他在明末文坛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少年英雄夏完淳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1、夏完淳,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儿子,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以夏完淳事迹为基础创作的话剧《南冠草》曾激动过多少誓以热血拯救祖国的中华儿女!今天,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对祖国的义务没有变,青年人追求向上、追求真理的激情没有变,因此在他的身上,我们同样能汲取许多做人的力量。
2、综上所述,夏完淳之所以能迅速成长,最后成为留名青史的少年英雄,除了他自己有较好的资质以及刻苦学习的主观条件外,家世、家庭、环境、教育、交游、社会、时代诸因素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言行,都是有着自幼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立身报国的信念为指导的。
3、相较于当今的小鲜肉,夏完淳的人生充满了壮丽的牺牲与坚韧的忠诚。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页,更是民族精神的永恒象征。他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崇尚英雄,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