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永乐大典记录到哪个年代?)

十日日十日日2023-09-29193 阅读0 评论

永乐大典记录到哪个年代?

明代。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永乐大典记录到哪个年代?)

《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套丛书,编纂于大明永乐年间。

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11095册,约3.7亿字。

《永乐大典》收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典籍文献近8000种,堪称世界级的百科全书。

虽然《永乐大典》不是将整本书直接保存下来,也是对先秦以前一直到明初的所有史料典籍,全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

一些人认为《永乐大典》主要是摘录了书籍中的精华内容,不像《四库全书》一样,直接将整本书收录进去。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永乐大典记录到哪个年代?)

永乐年间是哪一年?

即朱棣当朝的年间。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22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年-1424年)。

永乐朝前后共二十二年。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永乐年间,明朝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朱棣重视农业发展,勤政亲贤,重用人才,后世将朱棣尊称为永乐大帝。

永乐大典什么时候传到西方?

永乐大典最早是在明朝时期由明成祖朱棣下令编纂的,历时近20年完成。当时的永乐大典共有22,877卷,约3.8亿字,收录了当时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在明朝时期曾经多次被抄录,但是在明朝灭亡后,这部巨著逐渐失传。直到20世纪初期,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永乐大典的残卷,并开始进行整理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残卷被发现,并逐渐被整理出版。

至于永乐大典何时传到西方,具体时间不是很清楚。但是,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时期曾经派遣郑和下西洋,将一些中国的文化和知识带到了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因此,永乐大典的一些残卷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到了西方。此外,一些西方学者和传教士也曾在明朝时期来到中国,可能也有机会接触到这部巨著。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