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太子结局?
在电视剧《天下长河》中出现的太子是康熙的二儿子爱新觉罗·胤礽,胤礽最后的结局是被康熙圈禁在咸安宫,直至雍正继位后,1724年12月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51岁。
康熙太子真正被废的原因?
康熙废太子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经过一废太子后,太子惶恐不安,想早日登基成为皇上,可这一心急就容易做错事,这必然对皇上有很大的威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皇上想坐收渔翁之利,引起阿哥们当中的内讧。废了太子正好能给他们提个醒,这就是图谋不轨的下场。
康熙为什么立四阿哥为太子?
康熙选择四阿哥胤禛继承皇位。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
1、政治现实需要
康熙晚年倦政,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问题重重,其中最严重的是国库空虚。康熙晚年西北用兵,耗费巨大,但劳师无功。雍正初年的时候,靠抄家等各种严酷的手段,才应对了西北的军事费用问题,也顺便成就了年大将军。政治社会上这么多问题,大清的锦绣河山如果不再好好治理,离亡国是不远了。
历史上执政时间长的君王,特别是有作为的君王都有这样的问题。汉武帝、梁武帝、唐玄宗、宋仁宗、宋高宗、嘉靖、万历、康熙、乾隆等等,都是一个样子,有的自己在位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有的则是去世后问题爆发出来。康熙遍览历史,也认识到现实,必须有一个具有革新理念的人执政,而四阿哥胤禛恰好就是这样的人。
汉武帝晚年改变了自己的一贯作风,才有汉朝的中兴。相反,乾隆一直以为自己是十全老人,晚年一个小小的白莲教就闹了好几个省份,然后嘉庆、道光就是各种国家危机,内忧外患。
《周易》上说“知几其神乎”,《诗经》也说“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康熙作为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评判能力的君主,怎么会不处理这个问题呢?
2、政治才干
只是有一套执政理念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实践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操作能力。不然,很容易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论是宰相还是皇帝,空有想法是不行的,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政治不是绣花、也不是请客吃饭。政治是创造利益、分割利益、消灭利益等赤裸裸的行动。
为什么康熙有长子还要立次子做太子呢?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吗?
康熙为什么要立胤礽为太子?
首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中国古代的继承法是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是嫡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嫡妻生的第二个儿子叫嫡次子。侧室生的第一个孩子叫庶长子。如果庶长子比嫡长子大,嫡长子还叫嫡长子。嫡长子一般享有优先继承权。
如果嫡妻没有生育,一般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但不是很严格,一般的国君或家主会采取“无嫡立贤”的方法,从诸儿子中选出一个贤者来作为继承人。
康熙8年,公元1669年,生嫡长子承祜。
康熙11年,公元1672年,生二阿哥胤禔。
康熙12年,公元1673年,嫡长子承祜夭折。胤禔成了大阿哥,也是庶长子。
康熙13年,公元1674年,生嫡次子胤礽。因为承祜早夭,所以胤礽相当于嫡长子。
天下长河胤禔结局?
大阿哥名叫爱新觉罗•胤褆,生母是惠妃乌拉那拉氏,他一开始的名字叫保清,意义非凡。
胤褆聪明伶俐,文武双全,前期受到康熙的器重,后来他被皇三子告发诅咒废太子,被康熙革去爵位,幽禁起来,雍正继位后,胤褆继续过着幽禁的生活,直至死去。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