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发乌孤(秃发乌孤为什么叫秃发)

十日日十日日2024-09-2348 阅读0 评论

秃发乌孤人物简介

秃发乌孤(?—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7年―399年在位。后凉龙飞元年(396年)后凉王吕光遣使署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乌孤不受。龙飞五年(397年)正月叛后凉,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改年号太初,即出兵代凉,攻克金城,在街亭打败后凉将军窦荀。

秃发乌孤(秃发乌孤为什么叫秃发)

秃发乌孤在父亲秃发思复鞬死后,继任秃发部首领之位。公元394年(后凉麟嘉六年),后凉武懿帝吕光派使者任命秃发乌孤为假节、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封广武县侯。

在十六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叫做秃发乌孤。乌孤,生卒年份未知,出生于河西鲜卑族,其父是鲜卑族的酋长秃发思复鞬。他的家族以农桑为业,以廉川堡(现位于青海民和西北)为根据地,曾隶属于后凉的吕氏政权。

秃发利鹿孤的家庭成员

秃发樊尼,秃发乌孤子,安西将军,后归北魏。秃发虎台,秃发傉檀子,南凉太子。秃发保周,秃发傉檀子,后归北魏,封张掖王。 秃发副周,南凉亡时奔北凉,后入北魏。

秃发傉檀,年轻时就很机警,有才干胆略。他的父亲秃发思复鞬很惊奇,对其他的几个儿子说:“秃发傉檀见识高明,有才艺,不是你们能比得上的。”所以几位哥哥都不把王位传给儿子,想传给秃发傉檀。

秃发虎台,一作武台,十六国时期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嫡长子;河西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南凉国将领。母亲是折掘皇后(王后)。他有两个妹妹都先后嫁给了西秦国君乞伏炽磐,既是秃发皇后和左夫人秃发氏。

秃发乌孤(秃发乌孤为什么叫秃发)

北凉后来被北魏吞并,河西的秃发氏便归入北魏管辖,保周被封为张掖王,破羌则成为西平公。源氏家族在北魏中地位显赫,贺乾曜曾辅佐唐玄宗,已经完全汉化,与汉官无异。据《新唐书·吐蕃传上》记载,秃发樊尼的后裔被认为是吐蕃王族的来源之一,提及其南凉秃发利鹿孤的侄子樊尼和弟弟傉檀。

秃发皇后的家族背景颇为显赫。她的父亲是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他与秃发氏结为夫妇,而秃发氏的丈夫则是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关于她的母亲,史书上并未详细记载,只知道她是折掘皇后。在家族中,秃发皇后还有几位重要的伯父。她的伯父秃发利鹿孤曾是南凉的康王。然而,关于伯母的信息目前尚待考究。

秃发鲜卑(二)秃发氏建立南凉及其盛衰

尽管树机能梁梁察反抗晋朝的斗争以失败告终,秃发鲜卑部落并未因此瓦解。秃发乌孤立继位后,采取了重视民生、发展农耕的策略,在政治上礼遇贤才,改革政令刑法。他对外积极维护和平,避免无谓的冲突,使得部落在后凉东南的广武地区势力逐渐壮大。

南凉亡后,原秃发氏部人大部分为西秦所统治,后西秦为夏 西凉、北凉、南凉、后秦、南燕、北燕 所灭,夏又亡于吐谷浑,西秦领域大部分入于吐谷浑,后又为北魏所占有。在陇西、河湟的乞伏、秃发鲜卑最终与北魏拓跋鲜卑同被汉化,至今在青海省西宁市还留存着秃发氏的后代。

南凉国的秃发氏世系源远流长,其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在位时期的详细信息如下:首先,秃发乌孤作为南凉的烈祖,被尊称为武王,他的统治时期是从公元397年至399年,这一年号为太初。他的短暂统治为南凉早期奠定了基础。接着,秃发利鹿孤继位,被称为康王,他在位时间为公元400年至402年,年号为建和。

有人认为,“西伯利亚”一名的产生可能就与鲜卑人当年的活动有关。晋南北朝时期,内迁鲜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 西秦 ;秃发氏曾 建立南凉 ;拓跋氏先建代国,后改魏,终于统一北部中国。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鲜卑化汉人高氏与鲜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别建立北齐、北周。

秃发乌孤史籍记载

1、秃发乌孤,出自河西鲜卑八世祖匹孤之后。匹孤带领部族从塞北迁至河西,领土范围广泛。乌孤的家族历史中,寿阗、树机能等多位祖先以其勇猛和智谋著称。泰始年间,树机能取得了多次胜利,包括击杀秦州刺史胡烈和败北凉州刺史苏愉。然而,乌孤在位时,曾被部民杀掉,其从弟务丸继位。

2、他封男成为辅国将军,并任命男成的从弟沮渠蒙逊为张掖太守。在神玺三年,段业称凉王,改元为天玺,让蒙逊担任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右丞。吕光的两个儿子吕绍和吕纂进攻,段业向秃发乌孤求救,乌孤派弟弟鹿孤和杨轨救援。吕绍想利用地势从三门关进攻,吕纂则提出结阵防守策略,避免示弱。

3、南凉的秃发鲜卑也是拓跋鲜卑,《《晋书·秃发乌孤》记载: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

4、而据清代史学家赵翼在笔记《陔余丛考》记载,“太初”这一年号,在刘劭之前,西汉武帝刘彻、前秦高帝苻登、西秦武元王乞伏干归、南凉武王秃发乌孤都曾用过。 诿过萧斌 刘劭兵变当夜,将袁淑、萧斌等召入东宫,请他们协助起事。萧斌起初反对,但在刘劭的威压下最终表态支持。

5、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除了辽河流域的鲜卑和青海、甘肃的氐、羌外,大都由原住地迁来。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这就使得实际上胡人有了优势。

秃发和拓跋是不是同一个姓?

专家考证表明,“秃发”实际上是“拓跋”的异译读音,因此两者同源。至今,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仍有秃发氏的汉族后裔生活。

有。秃发姓“秃发”不同于“拓跋”,但其部分起源与“拓跋”同宗同源,是少数民族姓氏的一种,东汉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诘汾的长子秃发匹孤与嫡子拓跋力微对立,于是产生了秃发氏,后来,秃发氏改为源姓,秃发姓氏还存在,在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依然生息繁衍着古老的秃发氏汉族后裔。

关于秃发拓跋是否同源,说法有二 (1)传统认为拓跋诘汾长子匹孤成为秃发氏(源氏)的始祖:晋书·载记第二十六: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後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新唐书·表第十五上:源氏出自後魏圣武帝诘汾长子疋孤。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