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坦克(两栖装甲车)

十日日十日日01-1338 阅读0 评论

水上坦克是怎么浮在水上的,为什么不会下沉呢?

而其轴流泵喷水推进系统,灵感来源于小艇,通过控制水的喷射来驱动坦克在水面上疾行。总结来说,水上坦克的浮力和水上运行系统是其能在水面上游刃有余的关键。中国63式坦克的每一点设计,都是为了在陆地与水界之间无缝切换,展现出了科拦毕漏技与自然力量的完美融合。

水上坦克(两栖装甲车)

因为海上是有浮力的,坦克越重,浮力也就越大。而且坦克的设计是十分科学的,肯定会根据重力和浮力来计算。所以说坦克重几十吨,但是仍然可以在海上行走而不沉下去。

根据阿基米德“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这个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即等于水的比重乘以物体人水部分体积,”的著名定律,坦克和装甲车也象潜艇那样靠密闭车体来获得一定的浮力。由于车体较小,远不如潜艇那样庞大,所以重量不能过大,否则很难保证具有正浮力。

水上两栖坦克浮在水上和船的原理是一样的,浮力大于坦克的自重。水陆两栖坦克(装甲车)储备浮力大,车体相对较大。

只要做出一辆坦克,把它放在水里,它排出水的体积大于自身重量,就能浮起来!所以两栖坦克体积都较大,防护薄弱,一般都有额外车体浮箱。再加入密封、排水系统、推进系统(履带滑水、喷水器、螺旋桨),坦克就能水上航行。

坦克之所以能在水里走,是因为它在被设计的时候就安装了可以有利于在水里走的装备。除去日本的坦克,各国都有水陆两栖的坦克,这类坦克身体轻盈,用的材质都是相对轻薄的,是专门用来潜渡用的。它之所以可以走不会下沉是因为自身的设计,坦克本身有一定的浮力,并用独立的推动器进行水中前行。

水上坦克(两栖装甲车)

63式水陆坦克简介

式水陆两用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1958年10月开始设计,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交部队试用。根据试生产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又作了改进,于1963年3月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并投入批量生产。

式水陆坦克以其强大的火力、出色的机动性,特别是卓越的两栖性能和适中的装甲防护,成为了江河和沿海登陆作战的理想选择。它能有效摧毁敌方滩头阵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与步兵协同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在复杂的水网地区,如多河流、湖泊、沼泽和水稻田,63式都能胜任战斗和侦察任务。

式水陆坦克是我国于1963年自行研制定型的特种坦克。该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战斗全重14吨,车长43米,宽2米,高52米;单位功率为17千瓦/吨。武器配置是,主炮为85毫米口径坦克炮一门;1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一挺;62毫米坦克机枪一挺。

式水陆坦克的特点在于其严密的结构,特别是炮塔座圈周围配备了橡胶密封装置,确保了坦克在水上行驶时的密封性和浮力。其动力系统采用可靠的水冷柴油机,传动装置采用经典的机械式设计,悬挂装置则是扭杆式,这种组合确保了坦克在陆地和水上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式水陆两用坦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水陆坦克,1958年10月开始设计,于196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并交部队试用。根据试生产和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又作了改进,于1963年3月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水陆坦克并投入批量生产。1963年起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

式水陆坦克是一款重量适中的战斗车辆,其战斗全重达到了18吨。这款坦克配备了4名乘员,确保了操作团队的高效协作。车辆的尺寸较为紧凑,车长为437米,宽度为2米,车高则为522米,从炮塔顶部测量。它装备的主炮口径为85毫米,采用线膛设计,火力强大。

国产水上坦克有几吨

这款坦克的总重量为22吨,彰显了其坚实和强大的构造。在水上,03P型的最大时速可达14公里,而在陆地上的最大时速则高达55公里,展现出惊人的速度与灵活性。坦克由4名乘员协同操作,确保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高效运作。

水上坦克,你指的应该是水陆两栖坦克,水陆两栖坦克只是在水上短时间突进,用于抢滩登陆或是渡河,毕竟其密闭性和水上推进设施不完善,不可能像船只一样在水上场时间行进。

中国03P型水陆坦克,其战斗全重为22吨,配备4名乘员,尺寸分别为车长2米、车宽3米、车高15米,车底距地高0.4米。它采用全装甲焊接车体,确保了乘员与设备的安全。整车结构分为驾驶舱、战斗室和动力舱三大部分。

式水陆坦克是我国于1963年自行研制定型的特种坦克。该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战斗全重14吨,车长43米,宽2米,高52米;单位功率为17千瓦/吨。武器配置是,主炮为85毫米口径坦克炮一门;1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一挺;62毫米坦克机枪一挺。

水陆两用战车

水陆两用战车 简称“水陆坦克”,是可在水上和陆上行驶的两栖坦克。主要用于在水网稻田地带、强渡江河和登陆作战。一般体积较大,车体密闭后可浮在水面。乘员2~4人,战斗全重从几吨到十几吨不等,有的达30吨。装甲较薄,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或铝合金制成,可防枪弹和炮弹破片。

BMД-3型空降战斗车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作为一款具备水陆两用能力的战车,它能够进行满载空投,同时在面对3级海浪时,通过喷水推进系统实现登陆作战,这使其在多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火力方面,BMД-3型空降战斗车的打击能力得到了全面加强。

美军DUKW水陆两用运输车,W指双后车轴,于42年至44年投入使用,其主要之功能在于登陆作战中从货船中将上陆部队所需的补给品或兵员运送至岸上,对於欧洲及太平洋战场的盟军反攻作出贡献,战后亦军援各盟国及美国州警使用。

二战德军潜水U型坦克?

二战德军潜水U型坦克:由二号坦克研发而来,可在浅海中行驶 两栖坦克听上去就科技感十足,但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就研发过一款潜水坦克,和U型潜艇的命名方式一样,这种潜水坦克也被称作“U”型坦克。

再者,根据德国《1939年12月至1945年5月间U型潜艇损失全纪录》一书记载,文中提到的U-103号潜艇是在1945年4月15日被击沉的,而击沉这艘潜艇的是加拿大空军的一架轰炸机,击沉地点是在德国基尔港内,并非在北大西洋被“谢尔曼”坦克击沉。

一直有传言称,在二战期间,一辆“谢尔曼”坦克击沉了一艘纳粹德国的U型潜艇。尽管这一说法已被许多人反驳,但仍在一些军迷中流传。最近,一些媒体又开始传播这一故事,误导了一些读者。为此,本文将对此进行澄清。

四号突击炮,一款革命性的步兵支援武器,它以其10至80毫米的装甲和75毫米的火炮,显著提升了反装甲能力,其战斗全重虽达23吨,却在二战中展现出过人的战力。而88毫米高射炮,则是那个时代的防空与反坦克多面手,其先进的构造、快速的射速,成为了战争的显著标记,见证了德国空军的空中防线。

虎I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

论潜艇,43年前,德国的U型几近无敌,日本的。。不用介绍潜艇和坦克了。。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