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简介
1、乾清宫简介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
2、乾清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北京故宫内。
3、乾清宫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以下是关于乾清宫的简介及资料:位置与历史:乾清宫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廷中路,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明清两代,乾清宫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所建。建筑特点: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
4、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建筑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
古代的年月份阿是怎么算的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古代的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配上地支来表示,十个天干配上十二个地支即是六十个组合,即所谓:六十甲子。
时间单位是测量时间所用的基本单位,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千年、世纪、年代、年、季度、月、旬、星期、日、时辰、小时、刻、字(闽南广东地区用法)、分、秒、毫秒(ms)、微秒(s)、奈秒(ns)、皮秒(ps)、飞秒(fs)、阿秒(as)、仄秒(zs)。
也就是说,中国的历法一开始就与天文脱离不了关系,时间制度的设计并非有意的人为设定,比如非要一年五百天,那就不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周期性了,但是除了年月日的时间非人为设定外,量化还不得不靠人为设计,特别是小时间单位。
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干支纪法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