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天产量对照表图(冬小麦的产量)

十日日十日日今天5 阅读0 评论

西农805小麦特征特性,附简介

西农805小麦的特征特性及简介如下:特征特性: 成熟时间与类型:西农805属于半冬性中穗型中熟品种,成熟期约为239天,相比对照小偃22晚熟0.9天。 外表特征: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且深绿,分蘖力中等但成穗率较高。株高约73cm,株型松紧适中,旗叶深绿色、上冲。

西农805小麦品种 高产性:连续多年创造了陕西省的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6年最高产量达到803公斤/亩,2020年最高产量达到730.8公斤/亩,种植在高水肥地块中,亩产量有可能达到1000公斤。 植株特点:株型紧凑,株高70厘米左右,生育期为220天,茎秆粗壮,秆壁厚,抗倒伏能力强。

西农805的株型较为适中,株高约为72厘米,成熟时色泽金黄,籽粒呈现椭圆形,颜色为红色,质地较硬,属于角质类型。平均每亩可以达到39万穗,每穗平均有32粒籽,千粒重在44至54克之间。

西农805麦种还具有较强的抗倒伏和耐旱能力,这使得它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表现出色。但是,该品种的抗病性鉴定较差,这可能会影响到其在病害高发地区的应用效果。此外,西农805麦种适合种植的区域相对较小,这限制了它的推广范围。

西农805西农805是由西北农林大学王长发教授选育的冷型小麦新品种,也是我国选育的第一个冷型小麦新品种。西农805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性好,此外抗病,高抗倒伏,亩产量高,最高亩产达803公斤,在高水肥地块种植,具有1000公斤潜力。

主要特点(1)强抗倒伏:西农805株型紧凑、平均株高70厘米,茎秆粗壮,秆壁厚,茎秆弹性好,韧性强,高抗倒伏,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2)稳产高产:西农805适应性好,抗倒、抗病。在2016年生产种植中,最高亩产达803公斤,2020年最高亩产730.8公斤,均创造了陕西省小麦高产的最高纪录。

怀川916小麦品种

怀川916小麦是由豫麦47与小偃54杂交而成的品种,具有高产、早熟的特点,种植怀川916小麦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10月份,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全日照,也可以为怀川916小麦定期喷洒除虫剂消灭害虫。

怀川916小麦品种特性 怀川916小麦是以豫麦47为母本、小偃5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弱春偏半冬型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早熟性,比周麦18早熟5天,比4110品种早熟2-3天左右,比矮抗58品种早熟4-5天左右,比豫麦49-986早熟5-6天左右。

小麦冬天产量对照表图(冬小麦的产量)

怀川916小麦属于弱春偏半冬型的小麦新品种,穗层整齐,茎秆粗壮且弹性好,植株较低,分蘖成穗率高。该品种的籽粒为长卵型,颜色为白色,籽粒均匀饱满。怀川916小麦具有早熟,抗病性好,高抗干热风,抗寒以及耐旱能力强的特点,通常在-11℃的环境下仍能安全越冬。

师栾02一1小麦特点,附简介

师栾02-1小麦特点 成熟时间:师栾02-1小麦品种的成熟期比对照品种石4185晚1天左右。外表特征:该品种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cm左右,株型比较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

基本特性 师栾02-1小麦属于强筋类型的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可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且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较强。生长表现 在生长周期中,师栾02-1小麦表现出良好的生长习性。

从形态特征上看,师栾02-1的幼苗呈匍匐状,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其株高约为72厘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片小而上举,这使得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此外,其穗层整齐,穗呈纺锤型,籽粒饱满且为角质,这些特性都为其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师栾02-1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适合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中部和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等高水肥地种植。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为农业生产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特点 石銮02-1是一个中熟半冬性小麦品种,比对照组石4185晚熟1天左右。幼苗匍匐,茎平躺在地上,节上有不定根。植株分枝能力强,成穗率高。石乱02-1平均株高72cm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而翘,穗层整齐。穗状花序纺锤形,颖片有短绒毛,籽粒颜色为白色,籽粒饱满。

师栾02-1麦种的特点 师栾02-1麦种是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其株高为75厘米左右,具有籽粒饱满、弹性好、抗倒伏、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等特点,种植时间是10月份上中旬。

皖麦203小麦品种产量怎样?

1、在2013-2014年度的区域试验中,皖麦203的亩产量达到了619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其产量提高了77%,这个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紧接着的2014-2015年度,皖麦203的亩产量为54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加86%,同样显著。

2、**新麦26**: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该品种抗病、抗倒伏,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 **川麦10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品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 **皖麦3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小麦品种,具有抗病、抗倒伏的特性,亩产可达700公斤。

3、在产量方面,皖麦38-97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表现出色。2006-2007年度验证试验中,亩产达到了532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皖麦38,增产了6%。这表明皖麦38-97不仅在品质上与皖麦38相媲美,其产量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综上所述,皖麦38-97在品质和产量上均表现出色,具备一定的优势。

4、目前,该地区广泛种植的主导小麦品种包括济麦2皖麦52和淮麦28。济麦22品种以其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受到农民的青睐。该品种在多种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均表现出色,尤其在干旱和半干旱环境中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皖麦52品种则以其抗倒伏和抗病性著称,适合在较湿的土壤环境中种植。

5、在选择种植小麦品种时,烟农1郑麦902皖麦3皖麦50、皖麦5新麦1西农979等硬质白麦品种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小麦品种因其较强的抗灾能力以及稳定的高产特性而受到农民们的青睐。烟农19小麦品种以其较强的耐旱性和抗病性著称,不仅在干旱条件下能够保持高产,还能有效抵抗常见的小麦病害。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