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十日日十日日2024-01-20103 阅读0 评论

是哪位谋士为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

1、是他的谋士毛玠提出来的。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

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2、贾翊说的虽然是“奉朝廷以正天下”,但基本意思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太大的差别。第二个说这话的人是沮授,他是广平人,袁绍手下的谋士。 沮授少有大志,擅于谋略”。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

3、挟天子以令诸侯是由奉天子以令不臣演变而来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是由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毛玠提出的。区别:“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尊奉天子,来管理(或说惩治)那些拥有不臣心理(或说反贼)的人。

4、曹操在兖州时,毛玠前来投奔,被召为治中从事,后升作幕府功曹。他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曹操(155-220)同意了。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时,毛玠任东曹掾,和崔琰一起主持选举。

5、这个主意是毛阶想出来的,他是曹操的谋士,他看透了当时的时局,向曹操提出建议,其实原话是奉天子以令诸臣,后来人们为了讽刺曹操,就变成让挟天子以令诸侯。

什么叫做“挟天子以令不诚”?

应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谋士毛玠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这是曹操版的“《隆中对》”。直译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尊奉天子来命令那些不服从朝廷的臣子。

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语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意思是:挟持皇帝,让底下的臣子去做一些事情,在这个世界之中,我们每个人应该明白,只有当你的内心非常的安稳,才能够引起别人的一种重视,各种各样的事情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种不同的体验。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挟制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号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三国演义中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是第几回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这是五官斩六将那回 准确的说呢“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中出镜率很高,没办法,事实如此嘛,曹操的巨大优势,同时也是被人狂骂的焦点。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却说李乐引军诈称李□、郭汜,来遍车驾,天子大惊。杨奉曰:“此李乐也。”遂令徐 晃出迎之。李乐亲自出战。两马相交,只一合,被徐晃一斧砍于马下,杀散余党,保护车驾 过箕关。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提到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个策略最早是由曹操的谋士毛阶提出来的。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庞统向徐庶献计脱身。徐庶秘密使人传言西北有警,引起曹操极大重视。徐庶自告奋勇率军出镇西北。曹操派徐庶与臧霸率精兵三千连夜开赴前线。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