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竹叶青的介绍
白唇竹叶青(学名,颈细,形似烙铁:Tryptelytrops albolabris)头部呈三角形。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吻侧有颊窝;上唇黄白色。
白唇竹叶青 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体重约60克。
白唇竹叶青---剧毒 (学名:Cryptelytrops albolabris)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白唇竹叶青管牙,有剧毒。体背鲜绿色,有不明显的黑横带;腹部黄白色。
白唇竹叶青蛇 Cryptelytrops albolabris 别名:白唇林蝮、青竹蛇、竹叶青。头呈三角形,其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黄色或绿色。
竹叶青,蝮蛇界的大家族!白唇竹叶青蛇,在国内外都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国外主要集中在泰国,印度,尼泊尔等地。
白唇竹叶青的生长繁殖
1、白唇竹叶青是卵胎生,7—8月产仔,每产7—8条,最高可产14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
2、生活习性:树栖性很强,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以傍晚及夜间最为活跃。在夜间有扑火的习性,但是对电光则不表示反应。
3、多于阴雨天活动,晴天的傍晚亦可见到,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以蛙、蜥蜴、鸟和小哺乳类等动物为食,具攻击性,有毒。繁殖为卵胎生,秋季发情交配。分布于中国、越南、缅甸、印度、泰国等国家。
4、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竹叶青毒蛇体背呈草绿色,颈部细、头比较大,成明显的三角形,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自颈部以后,体侧常有由背鳞缀成的左右各一条白色纵线,或为红白色纵线,或为黄色纵线。
5、生殖:卵胎生,6—7月产仔,10—13条。本帖相关图片如下:镜王蛇 眼镜王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学名: Ophiphagus hannash英文名 : 眼镜王蛇是我国体型最大、性情最凶猛的毒蛇!外形与眼镜蛇相似,但颈背无眼镜状斑。
6、生活于山区树丛或竹林,常栖息於溪涧边灌木杂草或山区稻田田埂杂草,或宅旁柴堆、瓜棚。竹叶青的饲养:生长繁殖 竹叶青蛇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胎生的动物。自孵化生出后2~3年性器官成熟。
海南有哪些毒蛇图片
1、海南十大毒蛇有:黑眉锦蛇、乌梢蛇、赤链蛇、原矛头蝮、竹叶青、翠青蛇、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虎斑颈槽蛇、王锦蛇。黑眉锦蛇 也称黑眉曙蛇、黑眉晨蛇。四川、贵州一带也称黑眉锦蛇为菜花蛇。
2、越南烙铁头蛇,原矛头蝮,白唇竹叶青蛇,冈氏竹叶青蛇、福建竹叶青蛇,金环蛇、银环蛇,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福建华珊瑚蛇、中华珊瑚蛇,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小头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海蝰蛇。
3、海南的毒蛇有:越南烙铁头蛇,白唇竹叶青蛇,金环蛇、眼镜王蛇,中华珊瑚蛇等。越南烙铁头蛇 常栖于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时也见于路边及住宅周围。隐藏在岩石缝,枯木枯叶下。
4、草腹链蛇(学名:Amphiesma stolata)为蛇亚目游蛇科腹链蛇属下的一种无毒蛇,俗名黄头蛇、花浪蛇、土地公蛇、草尾仔蛇。
5、根据图片显示,这蛇叫银环蛇,在农村亦称百步蛇,如下图所示: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