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10法怎么教简单易懂
“凑十法”的操作过程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再加余。具体就是把较小的加数分解,使其中一部分和大的加数相加得10,然后再加上余下的那部分。想要掌握凑十法,就必须掌握五大口诀,“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例如9+6,将6分成1和5,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
凑十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以使其简单易懂:引入概念 明确目标:首先向学生明确凑十法的目标,即将一个数拆分成两部分,使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数相加等于10,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凑十法怎么教简单易懂如下: 首先,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凑10法。告诉他们,这个方法是将数字尽可能地凑成10,以便更容易地进行加减法计算。 示范如何使用凑10法。选择一个简单的问题,例如计算2+8。在孩子们面前,将2写在第一位,8写在第二位。然后,从8中减去2,得到6。
教凑10法简单易懂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例演示和游戏互动。用具体的物品,比如小棒或者珠子,来演示如何凑成10。比如,先数出7个小棒,然后问孩子还需要多少才能凑成10,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添加小棒,直到总数达到10。设计一些互动游戏,比如“找朋友”。
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懂,而且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加法运算,并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这种凑十法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凑十法,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20以内加减运算。首先,了解好朋友数的概念,即1+9, 2+8, 3+7, 4+6, 和5+5,这些数字组合相加等于10,对于巧算至关重要。
凑十法怎样教简单易懂
直观教学 采用具体的物品或玩具进行演示,比如使用小石头或者扑克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凑十的过程。例如,拿出9个小石头,再拿1个,凑成十块,直观地感受凑十的过程。使用故事情境 通过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和理解凑十法。
凑十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以使其简单易懂:引入概念 明确目标:首先向学生明确凑十法的目标,即将一个数拆分成两部分,使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数相加等于10,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凑十法”的操作过程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再加余。具体就是把较小的加数分解,使其中一部分和大的加数相加得10,然后再加上余下的那部分。
面对一幅图,用凑十法来圈一圈,究竟要怎么圈呀?
1、用凑十法圈图时,先找到相加为十的“搭档数”,再拆分剩余数,通过实线或颜色圈出组合即可。这类问题常见于幼小衔接或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结合小朋友的数感培养设计。具体操作时建议分两步: 认识凑十规律:先带孩子找十以内数对的“黄金搭档”(如1+2+8等),通过数棒、积木等实物强化记忆。
2、凑十法圈图的关键在于拆分出能组成10的数,用视觉化方法突出凑整过程。 以“8+5”为例,先画两组图形(比如圆圈或方块):左边画8个,右边画5个。此时从右边5个图形中分出2个,将它们和左边的8个用一个大圈框在一起,组成完整的10。剩下的3个单独留在右边。
3、用凑十法圈图的关键是找到能组成“10”的数字组合,优先圈出大数的补数。
4、凑十法的圈画方式通常是围绕两个数中能组合成10的部分进行标记,直观演示如何简化计算。以题面为例,若题目是9+5,教材上可能有14个小星星或图形排列成两堆(左9右5)。用铅笔将左边的9颗和右边的1颗圈在一起(凑成10),剩下的4颗单独圈出,形成“10+4=14”的视觉拆分效果。
凑十法怎样教孩子
通过儿歌和游戏加深理解 儿歌辅助:利用儿歌如“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等,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凑十法。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凑十法的游戏,如卡片配对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实践凑十策略,增强记忆。
凑十法教孩子的方法如下:首先让孩子牢记凑十口诀 “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这些口诀能帮助孩子快速确定需要凑成10的配对数字。掌握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一看:先观察算式中的较大数。
凑十法的核心在于掌握五大口诀:“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这些口诀帮助孩子快速理解如何通过相加得到10。熟记凑十法的儿歌 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孩子更容易记住凑十法的规律。例如:“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
凑十法: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十只花老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金丝猴,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小儿凑十法是小学数学中帮助孩子快速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方法。
凑十法怎么教简单易懂
“凑十法”的操作过程是: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再加余。具体就是把较小的加数分解,使其中一部分和大的加数相加得10,然后再加上余下的那部分。想要掌握凑十法,就必须掌握五大口诀,“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例如9+6,将6分成1和5,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
直观教学 采用具体的物品或玩具进行演示,比如使用小石头或者扑克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凑十的过程。例如,拿出9个小石头,再拿1个,凑成十块,直观地感受凑十的过程。使用故事情境 通过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和理解凑十法。
凑十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以使其简单易懂:引入概念 明确目标:首先向学生明确凑十法的目标,即将一个数拆分成两部分,使其中的一部分与另一个数相加等于10,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凑十法怎么教简单易懂如下: 首先,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凑10法。告诉他们,这个方法是将数字尽可能地凑成10,以便更容易地进行加减法计算。 示范如何使用凑10法。选择一个简单的问题,例如计算2+8。在孩子们面前,将2写在第一位,8写在第二位。然后,从8中减去2,得到6。
依照凑十法,对着图来圈一圈,具体的圈法是怎样的?
凑十法圈图的核心是拆分小数、凑整计算,通过视觉辅助帮孩子理解数字组合逻辑。具体圈法分三步:找缺口、分小数、圈整十。比如用8+5的例题图示范(假设图片有两组物品,左边8个苹果,右边5个橘子): 定位凑整缺口: 先让孩子观察左边已有8个物品,距离10还差2个。
用凑十法圈图的关键是找到能组成“10”的数字组合,优先圈出大数的补数。
用凑十法圈图时,先找到相加为十的“搭档数”,再拆分剩余数,通过实线或颜色圈出组合即可。这类问题常见于幼小衔接或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结合小朋友的数感培养设计。
凑十法圈画步骤是:先分解小数凑出10,再组合剩余数。以8+5为例,圈出8个和2个凑成10,再算剩下3个。
凑十法的圈画方式通常是围绕两个数中能组合成10的部分进行标记,直观演示如何简化计算。以题面为例,若题目是9+5,教材上可能有14个小星星或图形排列成两堆(左9右5)。用铅笔将左边的9颗和右边的1颗圈在一起(凑成10),剩下的4颗单独圈出,形成“10+4=14”的视觉拆分效果。
具体操作:用凑十法圈图时需分解数字,优先将能组合成10的部分圈出。在数学启蒙阶段,凑十法适合6-8岁低龄学童掌握基础运算。操作时选择两种不同颜色圈画工具(如红色彩笔圈主数,蓝色彩笔圈补数),以分解数字的直观呈现帮助理解运算逻辑。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