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服的肩章上有什么标识?
军装中常服类衣领上为领花标识,不同军兵种领花标识不同;作训服衣领上的徽章叫做领章,和肩章代表的含义相同,表示军衔级别。领章对应肩章的图例如下。中国军衔分类(从大到小):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一至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士兵:上等兵、列兵。
陆军少将肩章绿色底版上有一颗金色星徽;海军和空军少将肩章同样为一星,颜色分别为深藏青和深蓝灰色。校官级别:大校肩章上,陆军、海军和空军均为松枝绿色或深藏青色底,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上校肩章则在大校基础上减少一枚星徽,其余标识相同。
具体来说,这些图案中的六角星代表宝相花,而肩(领)章外端的飘带图案表明佩戴者是专业技术四级以下的文职干部。 当领章上的松枝图案呈现滚竖帆样式时,意味着佩戴者属于专业技术大坝技术三级以上的文职干部。
在学员的春秋常服上,肩膀的位置会佩戴学员肩章,象征着他们作为学员的身份。衣领上会佩戴松枝叶领章,这是军校学员的专属标志。在左侧的上衣兜内,会佩戴国防服役章,右侧的上衣兜则佩戴铁质胸标。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学员的身份,也彰显了他们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上尉肩章、帽徽及姓名标识规范如下:上尉肩章“88式”(1988 - 2007年):金黄色底版,缀有1条红色细杠和3枚金色星徽,无军种边饰。“07式”(2007年至今):松枝绿色底板,缀有一条横杠和3颗金黄色五角星,对应副连职、正连职或副营职军官,是基层作战及技术骨干的主要军衔。
校官 大校 陆海空军队大校常服肩章(2007—)陆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海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空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德国勋章鉴赏——士兵战伤勋章
德国士兵战伤勋章鉴赏 德国士兵战伤勋章,即伤口徽章(Verwundetenabzeiche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于1918年3月3日首次颁布,用于授予德意志帝国陆军中因敌对行动受伤的士兵。这一勋章不仅是对士兵英勇与牺牲精神的认可,也是其战争经历与荣誉的象征。
在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设立了一种特殊的战伤勋章,其设计独特,主体为一顶嵌有卐字徽的铜盔,盔底饰有交叉双剑,并被树叶形状的框架环绕。起初,该勋章仅授予那些因公务或军事行动而受伤致残的军方人员和公务员。后来,部分平民也获得了这种荣誉。
纳粹德国设置的战伤勋章创设于1939年9月1日,其图饰是一顶嵌有若大卐字徽的铜盔置,盔底衬有交叉双剑再框以像树叶圈。原本此勋章之颁发对象为军方或公务人员中,曾因公务或作战而致伤残者:稍后亦有平民获颁此勋章。
年6月1日,希特勒下令,获得银色和金色徽章者,若未获二级铁十字勋章,则自动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 **720战伤徽章**:授予1944年7月20日在东普鲁士狼堡刺杀希特勒行动中受伤的24人。分为黑色、银色、金色三个等级,黑色授予13人,银色授予4人,金色授予7人。
勋章(Orden)勋章是德军在二战期间授予给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军人的一种荣誉标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勋章是铁十字勋章。铁十字勋章:分为二级、一级、骑士十字和大铁十字四个等级。
纳粹德军勋章纳粹德国战功章和名誉章--Hrenzeichen
纳粹德国的“战功章和名誉章Hrenzeichen”是其勋章体系中的一部分,用于表彰军人的战功和名誉。以下是关于纳粹德国战功章和名誉章的一些具体信息:定义与分类:根据1941年出版的德国步兵操典“REIBERT”定义,勋章包括勋章、战功章和名誉章。
纳粹德国在其军事历史中设立了多种荣誉勋章,以表彰在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士兵。以下是其中几种主要的勋章及其授予条件:伞兵作战徽章:1937年6月17日发布,颁发给完成规定训练并成功跳伞5次,且年均跳伞6次以上的伞兵。1939年,当伞兵纳入空军训练体系后,该勋章停止颁发。
纳粹德国在第三帝国时期设立了多种铁十字勋章,以表彰在战斗中展现出非凡勇气的军人。这些勋章包括铁十字奖章、铁十字中的骑士十字勋章、铁十字中的大十字勋章,它们根据表现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级别。- 二级铁十字奖章(EK2),发布于1939年9月1日,授予任何军衔的国防军成员。
服役资历章是德国国防军对军人服役年限的荣誉标志。例如,4年服役资历章,反面刻有“4”,授予服役满四年的官兵,鹰徽象征军种,通常佩戴在左胸袋上方(无胸袋则佩戴于相同位置),平时佩戴勋表,也可选择挂在胸前第二个纽扣之间。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