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权对张辽的评价?
孙权曾经说过:“曹操之下,张辽最为勇猛,但若与周瑜、鲁肃等人相比,却还是有所欠缺。”
这句话表明了孙权对张辽的评价。孙权认为,张辽虽然勇猛异常,但是与周瑜、鲁肃等人相比,还是有所欠缺的。
“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215年的逍遥津之战张辽以七千守军大败孙权十万大军,并在孙权撤退时果断出击差点活捉孙权,此战过后张辽威震江东,以至于孙权一生都对张辽有阴影,222年曹丕伐吴时孙权还特意写信嘱咐江东诸将要提防张辽“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孙权对张辽那是发自内心的惧怕!事实上张辽的战功何止于此?让我们先忘了逍遥津之战吧,看看张辽其他战绩。
张辽是降将,虽然曹操对降将一向大方张辽一来就是中郎将,但是曹操麾下大将众多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张辽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公元200年的白马之战中协助关羽击破颜良,战后张辽升为裨将军。
为什么说是孙权一手把张辽送进了武庙?
“五子良将”为首张文远,随曹操北征乌桓,被困白狼山,张辽自己都未曾想到,以为是命绝一线的末路,没想到是人生高光的开始。自此亲持曹操节钺,率其亲卫队虎豹骑俯冲乌桓中军,数百骑兵趁着地方大部队还未列阵完直取蹋顿,斩下单于头颅,虏众大崩,胡、汉降者二十馀万。
张辽由此在职业生涯上受到了领导层关注,毕竟以少胜多的战役难打,况且还有老板曹操在观摩席上一览全局战况,机会实属难得。白狼山战役之后,张辽在曹氏宗亲下的军事地位中首屈一指,连曹仁、夏侯渊等人都得礼让一分。文远兄着实认为迎来了人生巅峰,谁承想七年之后,孙权组织的北伐又给张辽加了十万经验,等级和人头加成直接把他送入武庙名将的行列。
魏国一众武将中,前有夏侯惇、曹洪、朱灵、乐进、于禁,后有郝昭、郭淮、庞德,为何张辽在将星熠熠魏军之中能够独树一帜呢?这些事情还得从张辽的从业经历说起。
张辽成长的雁门郡饱受胡人侵扰,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辽相应郡守号召投身边防,随太守张懿抗击胡人。当时胡人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吞并匈奴领土,拒绝汉室分封和亲,实力空前强盛,在汉朝北部地区肆意妄为,可汉朝皇帝看在眼里却丝毫没有办法。
自宣帝之后,汉朝国力日渐衰败,对关外胡人势力失去掌控,任由其中胡人部落厮杀吞并,才导致边关告急的局势。汉灵帝即位时期,幽州、冀州、并州每逢秋收都被胡人劫掠,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灵帝东拼西凑了三万人的家底北征,最后被打的剩下三千人不到,从此再也没有一战之力。
张辽和魏延谁更强?
张辽。
张辽在历史上有两个壮举。第一跟随曹操东征乌桓,在白狼山遭遇匈奴首领踏顿率领数万骑兵。曹操只有五千虎豹骑,张辽请缨出战,曹操随即将指挥权交给他。张辽带领虎豹骑冲入敌军中,横扫千军,阵斩踏顿。
还有一次就是著名的合肥大战,张辽率领八百勇士大败孙权的十万大军,差点生擒孙权。从此孙权见到张辽就有阴影,江南都有张辽止啼的传说。
三国杀张辽和孙权怎么配合?
三国杀里面,孙权和张辽其实是没有任何配合可言的。
首先孙权的主公技救援只能和吴国势力武将响应,张辽作为魏国武将自然无法配合,救援淘汰。
再来看张辽的突袭,是可以放弃摸牌,改为拿其他一到两位武将的一张手牌,本身就属于破坏型打法,基本不和任何武将配合。
孙权的制衡属于可攻可守的全能型技能,也是需要自己发挥,和其他武将也很难配合。
因此张辽和孙权要想配合,只有孙权自己发挥,张辽负责破坏对手手牌这一种办法。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