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大战役?
繻葛之战
周平王东迁之后,郑武公、郑庄公做王室卿士,权力越来越大,引起周天子不满。周桓王时期免去了郑庄公的卿士之位,郑庄公抢收了周室之麦作为回敬,双方最终兵戎相见。周桓王率领陈、蔡、卫、虢联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以“鱼丽”阵大破周师,郑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本来要活捉的,被郑庄公制止。
繻葛之战,郑庄公把周天子按在地上摩擦,使周天子威信扫地。周桓王本来要号召诸侯再讨伐郑国,被公卿制止,吃了一个哑巴亏。
城濮之战
齐楚“召陵之盟”并没有完全遏制楚国染指中原,晋文公回国即位后急需一场大战称霸诸侯。楚成王本要避其锋芒,晋元帅先轸逼迫令尹子玉接战,晋文公退避三舍,报答流亡时楚成王给予的礼遇,子玉追上去请战,城濮之战爆发。
两军接战,晋下军佐胥臣将虎皮蒙在马身上,楚军右翼的陈蔡军队受惊吓,楚右军最先溃败。晋右翼上军狐毛诈败引得楚左军冒进,被先轸拦腰斩断,子玉急忙止住中军逃离战场。城濮之战后晋国称霸诸侯,楚国受挫退回南方。
崤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之后,留下杞子、逢孙、扬孙帮助郑国防守晋国进攻。晋文公去世后,杞子建议秦穆公偷袭郑国,秦穆公命令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秦师经过洛邑之后偶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托名郑国国君送20头牛犒军,三帅认为郑国已有准备,就放弃了偷袭郑国。
但是劳师远征不可徒劳无功,秦军就地歼灭了滑国,此时晋国与姜戎联军在崤山设下埋伏。秦军进入埋伏圈,在晋与姜戎夹击下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被俘。此战之后,秦晋之好付之东流,秦国国力受损,于是不再东进,秦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称霸西戎。
七国著名四大战役?
伊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名将白起率领秦军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大败韩、魏联军的重要歼灭战。
秦赵长平之战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亚卿乐毅率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进攻齐国(今山东境)的大规模作战。
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在燕攻齐之战中,齐将田单率领齐军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进行坚守防御并反击燕军围攻的重要作战。
阏与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陉城之战
函谷关之战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
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
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被击败。联军向东撤退,至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同年,义渠乘五国攻秦之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秦军一支仓促迎战,大败于此。然而,这一战并未影响全局。四年(前317年),秦遣庶长樗里疾率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其主力韩军8.2万人。联军再败退观泽(今河南清丰南)。秦军追至观泽再败韩军,俘虏韩将鲮(一作鲠)申差。关东诸国大为震恐。
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是魏国与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