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乘风起全诗?
“ 大鹏一日同风起 , 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诗句的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作品赏析
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绝命诗原文?
《临路歌》
唐·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面对死亡时,李白自比大鹏,感慨壮志未酬。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去世。
在人生末路,李白将自己比作大鹏,准备奋发而起,中途却被折断了翅膀,多么悲凉。
李白临终诗原文?
《临终歌》。当时的李白流落在了安徽当涂县,那个时候的李白61岁,写下了这首《临终歌》就离开了人世,后来人们都说《临终歌》悲怆,到底写了什么呢?
原文是:“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后来人们说这一句概括了李白的一生,他以大鹏自比,本来可以翱翔,却在半空中受到挫折,他年纪大了力量也不够了。“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虽然受到了挫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也说明了李白理想虽然幻灭,但是精神仍会给后世带来很大影响。“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知道了大鹏的消息,却没有人像记得仲尼一样为大鹏而哭泣,也像杜甫曾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李白一生坎坷,但他却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人。后世说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他大鹏自比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虽然在仕途失败了,但是精神上是胜利的,《临终歌》虽短,但却是李白精神的延续,得来“诗仙”的美誉,也正是他超凡脱俗的气质
写大鹏的霸气诗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台晓望》 李白
释义: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2、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路歌》 李白
释义:大鹏奋飞啊振过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济。
3、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天台晓望》 李白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