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中的中岳是哪座山?
五岳中的中岳指的是哪座山——嵩山
中岳指的是嵩山。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嵩山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功夫之源。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
传说黄帝曾来嵩山巡游,并拜华盖为师,制订了历法。印度僧人跋跎曾在此落迹传教,北魏孝文帝为安置他,便在嵩山修建了少林寺。
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时,在嵩山五乳峰前创建少林寺。嵩山是历代皇帝祭岳巡游之地,所以留下了许多寺庙,是我国宗教及禅道的胜地。嵩山尤以少林寺名闻天下。少林寺不仅是“武林泰斗”,更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中岳嵩山。
嵩山是由前震旦纪古老片岩、片麻岩及石英岩构成的断块褶皱山。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多次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出露了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朵岩”,成为明显独特的构造侵蚀低中山之地貌,被地质学家誉为“五代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五岳中的中岳是指哪座山?
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时,在嵩山五乳峰前创建少林寺。嵩山是历代皇帝祭岳巡游之地,所以留下了许多寺庙,是我国宗教及禅道的胜地。嵩山尤以少林寺名闻天下。少林寺不仅是“武林泰斗”,更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五岳中的中岳是指哪座山?
五岳中的中岳是嵩山。
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时,在嵩山五乳峰前创建少林寺。嵩山是历代皇帝祭岳巡游之地,所以留下了许多寺庙,是我国宗教及禅道的胜地。嵩山尤以少林寺名闻天下。少林寺不仅是“武林泰斗”,更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嵩山
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中岳是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五岳中的中岳是指嵩山。
嵩[sōng]汉字
嵩,汉字,部首为山,总笔画数为13笔,中国山名,古称“中岳”。在河南省登封市北。
康熙字典〔古文〕崇《玉篇》思融切。同崧。《说文》中岳嵩高山也,从山高,指事。《白虎通》中岳独加高字,中央在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後汉·郡国志》颖川阳城有嵩高山。《注》禹贡有外方山,卽嵩也。《前汉·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