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怎么回事?
马谡失街亭,街亭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关口。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发的军法,但是犯了军法的将领不一定就一定要处斩,比如唐时二路元帅薛丁山屡次犯军法,但却并没有被斩首示众。由此可见,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倘若主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或许他可以逃过一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虽然不是人心惶惶,但也有一些不安。
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诸葛亮这么做可以说是缓兵之计,为了整顿内务争取时间。其次,马谡的死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至少值诸葛亮用人不明,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样这一招可理解为杀鸡给猴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刘备临终时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并未听取;但尔后街亭一役令诸葛亮明白其先帝意思。
三国演义中,王平咋死的?
三国演义中,王平是病死的。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 王平原属曹操,后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王牌军队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镇守汉中,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官至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封安汉侯。
病死的。其实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里面都有记载王平将军,他是在延熙11年去世的,属于正常病死去世,所以并不是被人杀死,他的一生可以是说很平淡,但又有很多自己的大业。
王平从小在宕渠长大,这个地方经济条件差,他是寄养在外祖父家里,当时这个地方就属于曹操,王平本身天生武力值爆表,身体又强壮,所以在他这里也是谋得了一官半职,最后跟随曹操到了洛阳,曹操为了在当时给夏侯渊报仇,又往汉中讨伐刘备,但是这时刘备实力非凡,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于是曹操灰头土脸回家,但王平却投降了刘备,在蜀汉开始了自己的大业。
马谡守街亭这件事,其实当时的王平就是马谡的先锋,当时马谡不仅不听诸葛亮的话,王平也是把马谡劝了又劝,但最后还是没有被采纳,直到后来马谡被打败,整个人处在崩溃的边缘,当时要不是王平整个军队只怕是一个人都回不来,虽然马谡失败了,但是王平这次算是有功劳的,于是加官进爵。
王平的战绩大多数都是胜利的,最大的功绩也就是镇守汉中,而且成功的守住了,所以真英雄说的就是王平这个人,他并不识字,毕竟从小在军营里面长大,虽然经常听别人念书,但也不是全部能听懂,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够运用自己的头脑,这个说法也是很厉害,公元248年王平去世,至此他的人生也落下来帷幕。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