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骑咆哮(浍水典故?)

十日日十日日2023-10-1477 阅读0 评论

浍水典故?

浍水今称浍河,发源翼城县境,西流经曲沃、侯马,至新绛注入汾河。河长118公里。《左传·成公六年》:韩献子曰, “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杜预注:浍水出平阳绛县南,西入汾。

亡骑咆哮(浍水典故?)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之九世孙刘秀为建东汉帝业,与新朝君主王莽东西驰骋南北征战。公元二十三年三月三日,时年二十八岁的刘秀兵困马乏,被王莽追至浍河北岸,浍水奔腾咆哮浮满两岸,水高浪急,人马止步于岸边。

刘秀悲怆仰天呼叹:“天将亡我!”王莽追兵将至,绝望之际,见岸边有一庙宇,刘秀遂入庙跪拜,祈求上天。不久浍水浪息水平,河面一只小船正划向北岸。艄公鹤发童颜,持桨立于船头,高呼:将军上船!刘秀急步上船,划向南岸。刘秀下船,跪倒在地“恩公留名,刘秀如能生还,日后定当谢恩!”老者捋须微笑:“我乃黄姓族人也”。言毕,人去船空。刘秀转身,见浍水恶浪滔天,王莽兵卒阻隔于浍河北岸。刘秀于岸南下船处小憩。村民闻讯,得知刘秀乃刘氏皇室后裔,随送食蔬果腹。

公元二十五年六月,刘秀登基称帝建立东汉王朝。公元二十六年春三月三日,刘秀结草衔环,御驾亲临浍河南岸的小村子,访村民寻恩公,厚礼相送。因当年村民冒死相救送食充饥,豪情仗义,御赐村名为大义黄口,又赐黄金千两,加固庙宇,并在当年下船小憩处建感恩阁。刘秀于恩公家小住几日,乘船饱览浍河两岸风情。船向东划行数里,见一涌泉,河水翻腾如花,伴有悦耳响声,汉世祖光武帝刘秀龙颜大悦,脱口成诗:浍水春声有韵律,颂我帝业成华章。从此,浍水春声,便成为黄口特有的自然景观。

项羽的坐骑叫什么?

  乌骓  出自于《西汉演义》中霸王项羽的座驾。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云乌骓”。项羽的乌骓应该是属于中国名马的河曲马系列,河曲马作为我国最优良的军用马种,颜色以黑色、青色为主,当然也有别的颜色。有了这匹马,项羽巨鹿之战,九战九捷,以少胜多;力战六十多员汉将,霸王枪未点地,马未倒退半步,霸王身经百战无有败绩。“数年以来,(乌骓)所向无敌,尝一日行千里。”可叹乌骓宝马随霸王死在垓下大战中,当时“遂命小卒牵马渡江。那马咆哮跳跃,回顾霸王,恋恋不欲上船,霸王见马留连不舍,遂涕泣不能言。众军士揽辔牵马上船,那马长嘶数声,望大江波心一跃,不知所往。”请注意引文中的最后一句,本来马跳到大江中不见了,那肯定是淹死了,但是文中说“不知所往”,可见这匹马的义气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后来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乌骓马,“传闻有马号乌骓,慷慨项王施首后,负箭满身犹急驰,不知遗革裹谁尸?”  后世还流传出美丽的传说,安徽马鞍山也是由此传说而得地名。  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东第一山”的美誉。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