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灭绝的生物?
渡渡鸟,也称为渡渡鸟和毛里求斯渡渡鸟,是鸽子的近亲。渡渡鸟于1598年由荷兰航海家首次发现于南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它笨拙,不懂飞行,但擅长奔跑。根据对其余标本的研究,它们高约1米,通常重约10-14千克。据报道,人们最后一次看到渡渡鸟是在1662年,距发现到灭绝不到100年。
恐龙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是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的是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终结,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约三分之一的科属因此灭绝.其最大的影响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关于这次灭绝,最通常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世界上最早灭绝的生物?
在大航海时代,人类崛起探索新大陆并发现新物种。同时,由于人类的直接或间接行为,许多动物生物已经灭绝。但是历史上第一个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生物确是渡渡鸟,从发现到灭绝只用了短短几十年,而灭绝的过程非常令人难过,它实际上是被人类带来的猪所摧毁。
猪是毁灭之王,它们在地面耕作,杂食,并且渡渡鸟的卵和幼鸟被毁。由于渡渡鸟缺乏繁殖能力,由于迫害家猪,绵羊和小鼠,栖息地减少和人类活动减少,渡渡鸟迅速消失。
三叶虫!
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全身明显分为头、胸、尾三部分,背甲坚硬,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此名为三叶虫。
三叶虫在5亿~4.3亿年前发展到高峰,至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3.2亿多年,可见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演化出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70厘米,有的只有2毫米。
世界上第一大灭绝的生物?
在地球40亿岁时,也就是距今4.4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第一次生物大灭绝,科学家把这一次大灭绝称之为:奥陶纪大灭绝。
我们知道,早期的地球由于臭氧层还未形成,因此太阳的紫外线可以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紫外线带有辐射,大量的辐射会造成生命无法诞生。
因此,早期的生命诞生于海洋热泉口附近,这是因为深度海水可以隔绝紫外线,热泉可以保证能量来源。
而在奥陶纪时,生命还离不开海水, 因此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海洋生物(有极个别生物已经上岸,但陆地之于奥陶纪生命来说,相当于沙漠之于人类)
在这个时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异常繁荣,可以说无脊椎动物就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
此次,科研团队历时8年探索,在我国华南考察了百余条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此次研究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詹仁斌告诉记者,在奥陶纪,如今的华南地区大多数处在深水区,形成了大量黑色页岩,冰川影响的变化并不明显,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但在云南永善县,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段连续完整的、出露良好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这段剖面黑色页岩和灰岩相互夹层,地质学上一般认为,黑色页岩在深水中形成,而灰岩则在浅水中才能沉积下来。因此,这个地方记录了当时此地水位深浅的变化,完整保留了首次生物大灭绝期间的化石沉积物记录。”詹仁斌说。
更令研究人员欣喜的是,在这段24.3米的夹层剖面内,还保存了23层斑脱岩。詹仁斌介绍,斑脱岩由火山灰沉积而成,包含火山锆石这种特殊矿物,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铀会衰变成铅。“通过检测其中的衰变程度,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具体的时间。”
以这些时间为基础,在详细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首次结合不同岩性的沉积速率差异,最终发现,奥陶纪末的这次大灭绝,发生在4.431亿年前到4.429亿年前的20万年间。
冰川作用引发生物灭绝
詹仁斌告诉记者,发生在奥陶纪末的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和其他时代相比有很大差异。历史上,地球曾经出现过多次大冰期,例如石炭纪冰期、第四纪冰期等,这些时期的冰川规模并不比奥陶纪末的规模小,但均没有出现过生物大灭绝的情况。
国际同行研究认为,奥陶纪末的冰期造成的冰盖规模达到1.5亿立方千米,大约是今天地球南极和北极冰盖总和的6倍以上。如此大规模的冰盖导致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150米,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门以内的生物类群灭绝并最终被新的类群取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来的地球生物遭遇了第一次大劫难。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