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以生态科学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绿色技术群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
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
四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如何理解建设生态文明?
1、“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明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在“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促使经济活动以大自然的稳定、和谐为前提,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2、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