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三叛是哪三个人,分别都做过什么事
1、蜀汉三叛是哪三个人 在诸葛双忠祠庙前,有三座石跪像,被称为蜀汉三叛,他们分别是糜芳、傅士仁、郝普。三人都做过什么事 糜芳、傅士仁——投降吕蒙,害死关羽 还记得之前读《三国演义》,最悲痛的时刻便是孙权派吕蒙袭击荆州市,傅士仁、糜芳撤兵,害关云长没有了后路,败走麦城被残害。
2、然而,就是刘备这么好的名声,居然手下也出了三个叛徒,这三个叛徒分别是谁呢?第一个,糜芳。
3、那么,淮南三叛时东吴与蜀汉都在做什么呢?首先,淮南三叛时,蜀吴并没有向魏国发难。公元251年,王凌与兖州刺史令狐愚见魏帝曹芳无力执政,便趁东吴涂水异动之时,以攻孙吴为名,上书请求虎符,进而起兵,改立曹操之子曹彪为帝。可惜计划尚未实施,令狐愚便病逝,而后王凌遭其同僚出卖。
4、姜维不在朝中,诸葛瞻、董厥、樊建这三个姜维的政敌掌握了尚书台。这种人事迁升是否会让姜维感到惊恐呢?我想可能是会的。所以姜维打算尝试一次北伐,如果获得胜利就能够提升威望与诸葛瞻等人抗衡,改变刘禅的倾向。这也许就是“侯和之战”发生的原因了。
糜芳作为刘备亲舅子,追随刘备24年,为何关键时刻突然背叛刘备?
1、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糜芳选择了背叛刘备,向东吴投降。这不仅阻止了刘备对他的惩罚,也使他在东吴更加重要。治疗不低于以前。后来,何琦为齐春而战,糜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小贩要想获得荣耀并不容易。吴人,特别是虞凡,时不时地讽刺糜芳,当年劝他投降,多次羞辱他。尽管如此,糜芳只能选择忍受。
2、于是,在权衡利弊之后,糜芳选择了背叛刘备投降东吴,这下糜芳不仅避免了刘备可能对他的处罚,而且在东吴仍然受到了重用,待遇比之前一点也没有下降。在后来跟随贺齐征讨蕲春的时候,糜芳还立下了不小的战功。
3、因为糜芳没有真本领让大家瞧不起糜芳虽然说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但是却没有实力。大家都知道,刘备身边的兄弟关羽一向都是目空一切,他连黄忠等等的名将都瞧不起,就更不要说是一个什么本事都没有的糜芳。所以在关羽的心中,糜芳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就是因为是刘备的亲戚。
4、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个背叛刘备的人是谁,他就是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的糜芳,他之所以背叛刘备,是因为他没有完成关羽给他布置的任务,间接的导致关羽被杀,事后糜芳怕刘备处置他,然后他便投降了孙权。
5、南郡太守麋芳叛变原因 糜家是徐州当地的大户人家,不仅富有而且政治地位非常高。糜老太爷知道在乱世中有钱没用,有权才能够保住家族荣耀,所以就让自己的儿子们都去陶谦手下做官。陶谦死了以后,刘备成为了徐州的主人。只不过刘备那时候兵微将寡,放眼所有的割据势力头头,刘备只是一支冒绿光的股票罢了。
6、傅士仁投降东吴,这个没什么话可说。但是糜芳就不一样了,他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跟随着刘备,给了刘备很多钱财,支持刘备去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实力,跟随刘备时间长达24年之久,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都挺过来了。
糜芳和傅士仁一同害死了关羽,为何只有糜芳遗臭万年?
糜芳与傅士仁地位不同,影响力也不同。糜芳投降吕蒙后,等于是断了关羽后路,这个时候曹魏徐晃来前线支援曹仁,关羽大败,败走麦城,最后被杀。关羽被杀后,糜芳和吕蒙遭到世人的唾骂,而傅士仁却很少有人提到。糜芳和傅士仁其实不是两个级别的。
糜芳还害死了自己的哥哥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史料中关于傅士仁的记载,少之又少,人们仅只道他在襄樊之战时,背叛了关羽一事,但是糜芳却在导致关羽被擒杀,以及荆州沦陷之后,还间接导致了一件事,让很多人愤恨不已——他投降东吴之后,自己官拜将军,晚年也得以善终。
糜芳是南郡太守,而傅士仁是公安守将,这两人臭味相投,都得罪过关羽。而这两位自恃地位不低于关羽,对关羽不服气。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很快便夺取荆州,派虞翻劝降公安的傅士仁。傅士仁看到大势已去,便放下武器,举手投降了。傅士仁投降后,孙权让他招降同伴糜芳。傅士仁二话不说,前去南郡招降糜芳。
而关羽之死,除了他自己性格原因外,还有一个公认——其实是决定性的原因,那就是糜芳投降,致使关羽兵败后失去退路,最终被东吴围攻而死。故而糜芳害死关羽,是历史的定论。《三国志》中便是这么写的:(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叛迎孙权,羽因覆败。
糜芳和士仁是没得选,为了保全自己才选择弃刘备不顾,弃兄长不顾,弃蜀汉之大义不顾,害死关羽,典型的小人也,其实历史未必就是如此。
关羽丢失荆州,除了刘备和诸葛亮,还有两个人有四个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就是刘封、孟达、糜芳、傅士仁。正是因为刘封孟达拒绝出兵支援,糜芳傅士仁不战而降,让关羽大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老婆孩子落入敌手,吃了上顿没下顿,荆州兵将纷纷叛逃。关羽诈降不成,被潘璋马忠生擒后杀害。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