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美学大师有哪些人?
1、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铜陵市枞阳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2、朱光潜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等。王国维,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晚号观堂,谥忠悫。浙江嘉兴海宁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3、朱光潜,这位1897年9月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学者,以孟实和盟石为笔名,是中国近代备受瞩目的美学大师、文艺理论家、教育家以及翻译家。他的成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学术生涯始于香港大学文学院,后来又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深造,获得了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4、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汉族美学大师梁思成。他是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世界建筑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梁思成在建筑学领域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思想,他提出的“民族建筑”、“中国式现代建筑”等概念对中国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汉族美学大师齐白石。
读宗老《艺境》有感(上)
初日拜读宗老《艺境》,只觉妙笔生花,字字珠玑。过去一年之余,尝阅诸多学术名著,都味同嚼蜡,差强人意。那日相逢,“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亦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
这就使“意境”的内涵在宗先生这里,在不失原有的韵味的前提下获得了一种特有的澄澈明晰的性质。通过《艺境》,宗白华先生向我们昭示了:中国艺术的境界就是中国人的人生境界,道、艺、器是贯通的,探讨中国艺术,离不开中国哲学,更离不开中国文化。
”诚如斯言,宗老也认为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的具体形象,诗画交辉,艺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在《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宗先生谈到中西艺术精神的差别时说“希腊神话里水仙之神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悠自足。
宗白华个人资料,宗白华个人资料
宗白华,1897年至1986年,这位杰出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诗人,原名之槐,字伯华,出生在安徽安庆市小南门方宅,祖籍江苏常熟。他的童年在南京模范小学度过,展示了早期的学术才华。1919年,他在上海担任《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的主编,这里是他发掘和培养了郭沫若等文学新星的舞台。
宗白华:漫步于未名湖畔的美学老人 1952年,宗白华先生从南京大学调至北京大学。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宗先生一直讲授美学和艺术学,期间还担任过哲学系主任。宗先生对美学和艺术的热爱源于他的性格和教育背景。他从小就喜欢静思和浪漫,具有诗人气质。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等。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艺术学:诞生与形成
1、德国学者马克斯·德苏瓦尔(Max 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标明了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这部著作的内容如它的标题所示,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学 ,第二是一般艺术学。
2、费德勒之所以成为“艺术学之父”,倒不是因为他为这门学科命了名,艺术学(Kunstwissenschaft)这一德语专门术语是在他之后形成的。
3、艺术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说最早形成于本世纪初期。80年代,有些学者呼吁,大力开展艺术学的研究,并尽快确立艺术学的学科地位。90年代,在我国的东南大学,北京大学等才成立了艺术学系。这表明艺术学的学科地位已经在我国得到了确立。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