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皇帝咸丰的简单介绍

十日日十日日01-0436 阅读0 评论

咸丰皇帝死以后很久才入殓,难道不会腐烂吗?

咸丰死时正值酷暑季节,烈日炎炎,活人都将被烈日烤焦。当时咸丰的尸体和梓宫(皇帝的棺材叫梓宫)分两路运送。慈禧、慈安等带着咸丰的尸体走近路,于九月三十日才回到京城。同年十月,梓宫才被缓慢地移至京,咸丰的尸体在路上腐烂发臭在所难免。

苦命皇帝咸丰的简单介绍

咸丰终于可以入殓了。咸丰帝的尸体迟迟不能入殓,一是因为他死在了外地,承德距离北京的距离虽不是太远。但毕竟有两百多公里,那时候可没高铁,路上至少得两个多月。二是他被慈禧慈安等人利用,成为了发动政变的工具。咸丰帝,到死都这么苦命。

首先,咸丰皇帝去世时,他的陵墓尚未完工。因此,他的灵柩和原配皇后孝德显皇后的灵柩只能暂时安置在东陵隆福寺行宫。咸丰九年开始修建的定陵,是在经过著名堪舆家陆应谷等人多次比较和皇帝亲自视察后选定的东陵平安峪作为陵墓所在地。咸丰登基时,清朝已步入衰败,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咸丰皇帝在死了以后很久,才入殓安葬,这件事并不复杂,主要是咸丰死后,定陵还没有修好。所以,其梓宫及其原配嫡皇后孝德显皇后的梓宫先在东陵隆福寺行宫暂安。

为什么说咸丰是一个十分苦命的皇帝?

首先因为皇位争夺的太苦,大家都知道咸丰皇帝在娘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争夺皇位大战,他的母亲为了能让咸丰出生比其他人早,所以就忍受服下可以早产的药物,虽然咸丰早产了,但是因为早产的原因导致有着先天的伤害,所以咸丰帝的资质并不是很好,其中的建立可以说是非常艰难跟煎熬。

咸丰并非雄才大略之主,他思想保守,不思进取,排斥西洋事务,不暗国际规则,导致大清在自己的手中进一步沉沦。所以说,咸丰并不适合当皇帝,这位置,他坐错了;当然,是道光让他坐上去的。放弃北京,逃往避暑山庄,至人民于水火不顾——第二错。

苦命皇帝咸丰的简单介绍

咸丰皇帝的命苦,也是清代中期士大夫和底层民众的苦。作为个人,咸丰的生活当然不会苦。作为皇帝,他的运气却的确很差。乾隆末期,盛世危象。嘉庆皇帝登基后,尚能够勉强维持住清帝国这个庞然大物的运转,保持着天朝上国一点点仅存的骄傲与自豪。

很多历史学家都觉得晚清的咸丰是一个苦命皇帝,因为处于这种大时代下,自己是没有什么权利可言的,而且要一直放下身段的去请求别人,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罢了。

咸丰帝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苦命天子”。自道光皇帝时期,中国便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咸丰在位的11年间,从1850年至1861年,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捻军等叛乱,无一日安宁。与康熙、雍正、乾隆等明君相比,他的智谋不足,深深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

苦命皇帝咸丰苦命皇帝

1、很多历史学家都觉得晚清的咸丰是一个苦命皇帝,因为处于这种大时代下,自己是没有什么权利可言的,而且要一直放下身段的去请求别人,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罢了。

2、咸丰皇帝简介:咸丰,全名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帝第四子,在20岁时登基,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蒙古人称为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咸丰登基不久就发生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之后又有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局动荡,战乱不断。

3、咸丰皇帝是中国清朝的第8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面临着各种危机,清朝的命运被他带入了惊涛骇浪的深渊。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成为清王朝命运的主宰,清王朝进入了慈禧太后统治的48年。咸丰帝,名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帝第四子。性格谦恭温顺。在位十一年后病死,终年31岁。

4、有人还说,咸丰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列强入侵,千年未有之变局,他遇上了;史上最大规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他遇上了;西方崛起,天国权威受挑战,他也遇上了!其实,咸丰本可以和这些“不愉快之事”说不,也不用承受来自后人过多的“指责”。

5、咸丰帝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苦命天子”。自道光皇帝时期,中国便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咸丰在位的11年间,从1850年至1861年,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捻军等叛乱,无一日安宁。与康熙、雍正、乾隆等明君相比,他的智谋不足,深深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