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给大家讲讲模电电路元件图对照表,以及模电电路元件图对照表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如果现在能碰巧解决你面临的问题,我也是很开心,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模电差分放大电路部分
1、静态时,恒流源电流为1mA,由于是对称电路,所以T1与T2的集电极电流相等,IC1=IC2=恒流源=1mA,则IC1=IC2=0.5mA,URC1=0.5mA*10 000=5V,URC1=URC2=5V,所以+vcc-URC1=7V,UC1=UC2=7V。看下面的图你应该会算了吧。VT1=VT2=7V,与RB1\rbe1\2这些条件无关,因为题目中并没给出Vi1和Vi2。
2、差分放大电路有差模和共模两种基本输入信号,由于其电路的对称性,当两输入端所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时,称为差模输入信号;当两输入端所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时,称为共模信号。
3、二晶体管射极交汇点的点位在差模输入时不变,“相当于”接地,并非真的接地,截止的条件是,发射极反偏,而差分放大电路的晶体管的发射极都是正偏的,不会截止。另外,模电这门课,有时候不要认死理,可以考虑从另外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4、共模信号并不能叫有害。只是说一些噪声、串扰之类的信号并不是我们想要放大的信号,其存在会降低信号的信噪比,这些干扰可能对于差分输入的两端作用是相同的,因此属于共模信号。共模信号指差分输入的信号中相同的部分,也就是差分输入两端电压的平均值。
5、你先用TL431之类的电路,得到一个5V的基准电压。把基准电源与你的电压信号共地,并经过一个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电路会放大两个信号的差值,也就是0-5V的信号被当成共模信号处理掉了,而真正被放大的是两者相差的那部分,也就是你的5-3V的那部分。
6、对于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分析步骤类似,但需考虑恒流源对电路的影响。计算Re集电极静态电位UCQ1和UCQAd、Ac、Ri、Re等参数,特别关注电路的输出电压变化。恒流源确保发射极电流恒定,简化了电路分析,但仍然需要细致的计算来确定每个参数。
请教有关模电的计算稳压电路lm317第二问最低输入电压?
LM317生产商规格书上建议R1用240欧,可调输出R2是一个电位器,定值电压输出就用Vo=25(1+R1/R2)计算。输入电压Vi对定值输出电压Vo可以参考规格书上的图表如下,从图8可以看到Vi-Vo最理想约5-10v而不影响输出电流,如果要求7v定值输出那输入电压就应该约12-17v。
如上图所示,为LM317的典型应用电路,其中C1为输入电容,用于稳定输入电压并减少纹波;C2为输出电容,用于平滑输出电压并提供瞬态响应支持;R1和R2为分压电阻,用于设定输出电压。输出电压的设定:LM317的输出电压可以通过调整R1和R2的阻值来设定。
LM317在正常工作时输出电压本来就与输入电压无关,所以才叫做稳压器件。它的输出由比例电阻决定,25V是它的内部基准电压。
输出电压的不稳定性可能是由于输入电压波动、输出负载变化过大或者散热条件不佳等因素造成。为了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应当采取措施提升输入电压的稳定性、合理分配输出负载或改善散热系统。 调整管压降过大问题分析:调整管压降过大通常是由于LM317可调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性能不佳或者电路设计存在缺陷所致。
TL43LM317,调整好输出电压后,就不会变动了,除非元件损坏···。
http://hi.baidu.com/tanzongliang/blog/item/37b0472c97437eef8b139960.html 这是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写的,你参考一下。
怎样判断三极管的三个脚?(模电)
1、发射结正向电阻略大,集电结正向电阻略小,数字表看的比较清楚。发射结反向耐压较低(NPN管约7V),集电结反向耐压高,用模拟表R×10K档可以分辨,不会烧管。正向使用β较大(100左右),反向使用β较小(仅仅数倍)(注意不要加6V以上的电压,要击穿的)。
2、根据三极管工作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就能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因此,电子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经常要拿多用电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
3、三极管总共三个电极:基极、集电极、发射极。找到信号输入的那个电极,再找到输出电压接负载的那个电极,剩下的第三个电极就是输入与输出共用的那个电极。例如,信号从晶体管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后接负载,剩下的第三个电极是发射极,为输入与输出共用,就是共射组态。
模电为什么这个图是交直流反馈电路?
1、由反馈元件RR3组成的反馈网络中并没有电容存在,所以这个反馈属于是交直流负反馈。反馈信号是从输出信号中取出,通过反馈网络传输到输入端,用以抵消一部分输入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运放有两个输入端,图中的同相输入端(+)用来接收外来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用来接收反馈信号。图中同相输入端的隔直电容与反馈信号无关。
2、而在图2所示电路中,电容C对直流量相当于开路,即在直流通路中不存在反馈回路,故电路中没有直流反馈。电容C对交流量相当于短路,R2将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相连接,故电路中引入了交流反馈。
3、第一级是共射放大的,所以输出和输入反向。第二级是共集电极放大的,输出与输入同向,所以是交流负反馈和直流负反馈。第二幅图有电容,所以直流交流负反馈要分开讨论。蓝色的是第一级放大电路直流电流图,Re1,Re2是温度反馈电阻,红色是第一级叠加了交流信号的回路,Re1充当反馈电阻。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