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辰对照表查询图(何为日辰)

十日日十日日今天7 阅读0 评论

现在给大家讲讲日辰对照表查询图,以及何为日辰对应的知识点,如果现在能碰巧解决你面临的问题,我也是很开心,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一个月每天对应的时辰

1、卯时05:00-06:59兔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辰时07:00-08:59龙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巳时09:00-10:59蛇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2、子时(23:00-00:59)- 生肖:鼠 - 别名:夜半、子夜、中夜 - 描述:夜晚最活跃的时段,鼠类在此时最为活跃。 丑时(01:00-02:59)- 生肖:牛 - 别名:鸡鸣、荒鸡 - 描述:牛在此时反刍,消化白天未完全消化的食物。

3、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天被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个生肖。夜里11点到1点是子时,对应鼠;2点到3点是丑时,对应牛,以此类推。谁知道每个月对应的是哪个生肖?农历的每个月份都对应着特定的生肖。例如,农历1月是虎,2月是兔,3月是龙,依此类推。

4、.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十二时辰与二十四小时对照表

子时(23:00-01:00)子时是指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一日十二时辰之始。丑时(01:00-03:00)丑时覆盖了凌晨一点至三点,与夜半相接,居十二时辰次之。寅时(03:00-05:00)寅时始于凌晨三点,终于五点,为十二时辰的第三时辰。

日辰对照表查询图(何为日辰)

每日的二十四个小时可以对照为古代的十二个时辰,具体对照如下:子时:23点—1点,对应农历十一月,古称夜半,又名子夜、中夜。丑时:1点—3点,对应农历十二月,古称鸡鸣,又名荒鸡。寅时:3点—5点,对应农历正月,古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个小时为一时辰。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亥时对应现代时间22:00, 时间段为:唐代以前:22:00-24:00,唐代以后:21:00-23:00。

十戌时(19:00-21:00)戌时黄昏降临,夜幕四合,人们结束一天的劳作,享受夜晚的宁静。十亥时(21:00-23:00)亥时是深夜时分,万籁俱寂,人们进入梦乡,一天的活动渐渐平息。以上便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对照表,每个时辰对应现代的两个小时,蕴含着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二十四小时时辰对照: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天干地支时辰对照表

生辰八字由天干地支组合而成,天干共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有十二个,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辰从甲子时开始依次循环。

时辰的天干和地支的起法,其中地支是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的。一共一天24个小时,以子时为开始,亥时为结束,共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由于古时候算命是按照时辰,而不是按小时算的。

卯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早上5点至早上7点,地支为卯。辰时:对应现代时间的早上7点至上午9点,地支为辰。巳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上午9点至上午11点,地支为巳。午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地支为午。未时:对应现代时间的下午1点至下午3点,地支为未。

申时,对应天干地支为壬申。酉时,对应天干地支为癸酉。戌时,对应天干地支为戊戌。亥时,对应天干地支为乙亥。天干有甲、乙、丙、丁等十种,按照时辰顺序循环;地支则有子、丑、寅、卯等十二种,同样按照时辰顺序循环。通过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如下: 子时(23:00-1:00):对应天干地支以“甲子”为起始,每日按时辰顺序循环,地支固定为“子”。例如,甲子日的第一时辰为甲子,乙丑日的第一时辰则为丙子(天干按六十甲子顺序后移两位),以此类推。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