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助听器的电子听力图?
1、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听觉感知。听力师的建议:听力师可以根据听力图的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适合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治疗方案。听力图实例解读 鸟叫声通常属于高频低分贝的声音。在听力图上,这通常表现为频率在4000Hz左右,分贝值在20分贝左右的区域。狗叫声则属于低频高分贝的声音。
2、正常听力 听力的正常值在25分贝以内,也就是图中的绿色区域。只要你测试结果的图标上的标点都在这个范围内,那么你的耳朵特别的健康。传导性听损 骨导线在绿色范围内,气导线在绿色正常范围外的即为传导性听力损失。传导性听损问题常发生在声音传输渠道上,比如耳道堵塞等。
3、听力图上的关键元素言语香蕉图:听力图上通常会有一个封闭的香蕉状图形,它代表了正常人言语分布的音量大小和频率范围。这个图形有助于评估个体的听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听力曲线:听力图上的曲线表示个体在不同频率下的听力阈值。常见的听力曲线类型包括下降型、上升型、盆型和平坦型等。
4、分贝(dB):左侧纵坐标表示的是分贝,它衡量的是声音的大小,数值越大代表声音越响亮。引导线:听力图上还有两种引导线,分别是骨导线和气导线。
孩子的助听器去做了评估,请问补偿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的呢?
目前几乎所有听力师调试助听器的第一步都是使用“验配公式”来初始化助听器,这些验配公式来自于权威听力学研究所或助听器厂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听力情况计算出理论上最适合他/她的听力补偿。这些“验配公式”侧重点不同,适应人群也不同,有些类似于处方药(所以也被称为“处方公式”),应该由听力师根据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种。
听觉康复评估的标准主要通过助听听阈测试和言语分辨率来确定。当佩戴助听器后,从250到4000赫兹的听力补偿能够完全进入言语频谱范围,言语分辨率达到90%或以上时,助听效果最佳,这属于一级评估标准。
极重度听力损失(90dBHL)。对于这样的聋孩子,一般的模拟型或数模混合型助听器补偿效果不是很理想,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给予补偿。另外,听力补偿效果,还要取决于聋儿的残余听力程度和听力损失曲线,突出表现是语言感知和认识能力不好,因此需要借助看话听音,即看口型,看听并举才能与人交流。
听力障碍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无论是调试人员、家长都会关心是否能达到听力补偿的要求,助听听阈测试是评价患者配戴助听器后聆听效果的最简单、直接、准确的一种评估方法,适用于助听器配戴一段时间的患者。
你好,佩戴上助听器以后需要做声场评估,助听听阈500-4KHZ都补偿进“香蕉图”以内,说明正常音量面对面交流都能听到了,“香蕉图”指在听力图上正常人的语言频率分布和强度分布的范围。
如何判断听力损失情况?
听力损失的测量单位是分贝(dB),其中dBHL是指以听力零点(0 dB HL)为基准的听力损失程度单位。 在听力图上,红色小圆圈表示右耳的气导结果,红色大于号表示右耳的骨导结果;蓝色小十叉表示左耳的气导结果,蓝色小于号表示左耳的骨导结果。
轻度听力下降:在26-40分贝,此时患者在听到耳语声、小声讲话时,通常会出现听力困难,通常要稍微加大声音才可以听到。中度听力下降:在41-60分贝,患者在日常言语的交流中会出现比较困难的情况,通常需要讲话的人重复之前的讲话内容才可以听清。
轻度听力损失:听阈平均值为26-40分贝(dB HL)。 中度听力损失:听阈平均值为41-55分贝。 中重度听力损失:听阈平均值为56-70分贝。 重度听力损失:听阈平均值为71-90分贝。 极重度听力损失:听阈平均值大于91分贝。
轻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在26至40分贝之间。这一级别的听力损失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在嘈杂环境中可能会有一些交流困难。患者可能需要注意说话者的口型或要求对方重复某些词语。 中度听力损失:听力损失范围在41至55分贝。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