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
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对照表如下:对于1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对于12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4倍。对于350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3倍。对于70、95mm2 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5倍。对于1150、185mm2的导线可将其截面积数乘以2倍 。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18安=3960瓦。
铜线的线径与其能承载的电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经验公式,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对照表来进行计算: 对于常见的5mm, 5mm, 4mm, 6mm, 10mm的导线,其承载电流的能力可以通过将线径的截面积数乘以5来估算。
平方——20A;5平方——25A;5平方——30A;4平方——40A;6平方——50A。20:25 : 30 :40 :50=1 :25 :5 :2 :5 1 :√5 :√5 :√4 :√6=1 :22 :58 :2 :45 两个比例很相近。
铜线线径与承载电流的对照表如下:5mm5mm4mm6mm10mm2的导线:承载电流能力约为线径截面积数乘以5。16mm2和25mm2的导线:承载电流能力约为线径截面积数乘以4。35mm2和50mm2的导线:承载电流能力约为线径截面积数乘以3。
铜线的线径与所能承载的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照关系,具体如下: 对于10mm的铜线,其承载电流约为其截面积的5倍。 对于125mm的铜线,其承载电流约为其截面积的4倍。 对于350mm的铜线,其承载电流约为其截面积的3倍。
铝芯电缆一平方能承受多少A的电流?
1、铝芯电缆一平方能承受9A的电流.确定铝芯电缆线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可以使用查表法和口诀法。查表法 查对应的电缆安全载流量对照表(如下图),可以直接得到。比如16平方铝线,在空气中的安全载流量为76A(三角形排列)或102A(直线排列)。口诀法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2、铝芯电缆一平方能承受3A——5A的电流。电缆线每平方米的载流量有两种方法确定:1)查表法。查对应的电缆安全载流量对照表(如下表),可以直接得到。比如10平方铝线,其安全载流量为53A(三角形排列)或71A(直线排列),平均值为62A。2)根据口诀计算。
3、一个平方的铝线可通过9A电流;一个平方的铜线可通过15A电流。铝线的载流量为截面的9倍,而铜线的载流量则相当于5平方铝线的载流量,即15A。铝电缆的安全载流量有口诀可循:“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三相电缆载流量是怎么计算的
1、根据三相电缆的相线电流计算公式:I = P ÷ (U × 732 × cosΦ)其中 P - 功率 (W);U - 电压 (380V);cosΦ - 功率因素 (0.85);I - 相线电流 (A) 在三相平衡电路中,一般铜导线的允许载流量为 5~8A/mm。例如,对于电机功率 P = 5kW,电压 U = 380V,计算得相线电流 I ≈ 13A。
2、三相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三相电相线电流计算公式:I = P ÷ (U × 732 × cosΦ)其中 P 为功率(单位:瓦特),U 为电压(单位:伏特),cosΦ 为功率因素(通常取值在 0.85),I 为相线电流(单位:安培)。
3、三相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电流法:根据三相电相线电流计算公式I=P÷(U×732×cosΦ),其中I为三相电相线电流,P为电机功率,U为电压,cosΦ为功率因素,计算得到的电流值就是三相电缆的载流量。 负荷法:根据三相电缆的负荷,通过查找相关手册或图表得到三相电缆的载流量。
4、根据电线的平方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线所能承载的功率。每平方毫米的电流承载能力按照10安培来估算,因此10平方的电线在380V的电压下,理论上的最大功率为:10平方 × 10安培/平方 × 380V = 38,000瓦特 或 38千瓦 所以,一根10平方的380V三相电线可以承载大约38千瓦的电流。
5、电缆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导线的载流量,比较方便。载流量是在规定条件下,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
1、1.5、2.5、4、6、10平方电线可以负荷多少瓦?多少电流?
可以负荷的瓦数:6平方的铝线可以负荷6千瓦,6平方的铜线可以负荷10千瓦。实际负荷还受具体使用环境和电路配置影响。允许长期负载电流:32A—40A(铜芯线)。10平方电线 可以负荷的瓦数:在220V单相电路中,10平方铜芯电线能承受的功率约为14KW。
可以负荷的瓦数:铜芯电线:约5500瓦(电流16A~25A)。铝芯电线:约4400瓦(电流13A~20A)。推荐安全电流:220VAC电压长时间不超过10A,绝大部分时间不超过15A。4平方电线 可以负荷的瓦数:在220V电路中,可负荷6到8个千瓦。6平方电线 可以负荷的瓦数:铝线:约6千瓦。铜线:约10千瓦。
负荷瓦数:铜芯电线约5500瓦。铝芯电线约4400瓦(但通常家用以铜芯为主)。负荷电流:16A~25A。4平方电线 负荷瓦数:在220V电路中,可负荷6到8个千瓦(具体取决于实际使用情况)。负荷电流:约30A(独根的塑铜线)。6平方电线 负荷瓦数:6平方的铝线可负荷6千瓦。6平方的铜线可负荷10千瓦。
10平铜线能带多少瓦的电器?10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允许长期承载的电流为60至70安培。因此,它能带的电器功率约为15千瓦(KW)。家用电线的安全使用面积参考:- 装修面积50至70平方米:照明和开关线使用5平方毫米,200米插座使用5平方毫米,300米空调/热水器使用4平方毫米。
平方电线,明线安装最大允许电流为20A,功率可达4400瓦;暗装套钢管和PVC管暗装的电流分别为16A和14A,功率相应为3520瓦和3000瓦。5平方电线,按照国标,铜芯电线可承载16A到25A,约5500瓦,铝芯电线则为13A到20A,约4400瓦。一般建议220VAC电压不超过15A为安全范围。
电缆承载电流对照表(建议收藏)
1、mm的导线,截面积每增加1mm,承载电流增加约5A。125mm的导线,截面积每增加1mm,承载电流增加约4A。350mm的导线,截面积每增加1mm,承载电流增加约3A。
2、电缆电流对照表口诀的核心在于通过简单乘法规律快速估算铝芯/铜芯导线的载流量,并综合考虑温度、敷设方式对电流的影响。
3、电缆承载电流对照表如下:对于小截面电缆:承载电流约为截面积的5倍。例如,5mm2的电缆可承载16A至25A的电流。对于中等截面电缆:承载电流规律有所变化,分别为3倍、5倍、2倍截面积的电流。例如,120mm2的电缆可支持约120A的电流。
三相电缆载流量对照表
1、三相电缆载流量对照表如下: 根据三相电相线电流计算公式I=P÷(U×732×cosΦ),其中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5);I-相线电流(A)。举例:电机功率P=5kw,电压U=380V;计算得,相线电流I=13A。
2、3×16mm电缆:这种规格的电缆在空气中敷设时,载流量约为 80A 左右。根据三相功率计算公式 P = √3×U×I×cosφ(U 为电压 380V,cosφ 一般取 0.85),可算出承载功率约 44kW。 3×25mm电缆:其在空气中载流量大约 105A,通过上述公式计算,承载功率约 58kW。
3、三相电缆载流量对照表: 计算三相电缆载流量:- 使用公式 I = P ÷ (U × 732 × cosΦ),其中 P 为功率(单位:瓦),U 为电压(单位:伏特,假设为 380V),cosΦ 为功率因素(假设为 0.85),I 为相线电流(单位:安培,A)。
4、下表是7KV/15KV电缆的载流量表,虽然不同型号的电缆载流量有差异,但还是可以参考的。
5、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18380.3-2001《电线电缆载流量》的规定,三相电缆的载流量对照表如下: 三相四线系统,电缆敷设在地面上,环境温度30℃,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载流量可参照表1。 三相三线系统,电缆敷设在地面上,环境温度30℃,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载流量可参照表2。
6、三相电缆功率对照表 根据三相电缆的相线电流计算公式:I = P ÷ (U × 732 × cosΦ)其中 P - 功率 (W);U - 电压 (380V);cosΦ - 功率因素 (0.85);I - 相线电流 (A) 在三相平衡电路中,一般铜导线的允许载流量为 5~8A/mm。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