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对照表图(温度传感器详细介绍)

十日日十日日昨天7 阅读0 评论

在plc的点位表里面te代表温度吗

1、TE表示温度 一般在设计院的热控系统图中 TE表示温度传感器,TT表示温度变送器,TI表示就地温度表,TS表示温度开关,TIA表示电接点温度表。比如一个热电阻或者热电偶,它的位号可以表示为TE101或者TE102。除TE之外,还有PT、FT、LT等等,更多符号意义对照表,我上传图片,以供参考。

2、电压互感器 (power transformer)缩写为 PT。PIC:是汽车倒车雷达的意思。li:L代表此车是加长款,i代表汽油直喷发动机。lt:是轻卡(Light truck)的缩写,轮胎lt是轻型卡车轮胎的意思,表示是给轻型载重汽车用来载货使用的轮胎。

3、西门子:LOGO,S-200,S-1200,S-300,S-400 欧姆龙:CP1,CP1H,CPM1A2AH2C,CQM1H 三菱:FX1N,FX2N,Q系列 台达:ES/EH/ES2/EH2等等 梯形图编程:优点是形象、直观和实用,为广大电气技术人员所熟知,是PLC的主要编程语言。

4、PLC 产品三大流派 世界上 PLC 产品可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一个流派是美国产品,一个流派是欧洲产品,一个流派是日 本产品。美国和欧洲的 PLC 技术是在相互隔离情况下独立研究开发的,因此美国和欧洲的 PLC 产品有明显 的差异性。

空调用温度传感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

1、空调温度传感器的阻值与其品牌有关,通常采用负温度特性传感器,即温度升高,阻值降低。 传感器的阻值在不同温度下会有特定的对应值。例如,25摄氏度时,可能对应5千欧姆或10千欧姆的阻值。 如果更换传感器的阻值与原厂设定不匹配,可能会导致电路板采集的温度信息不准确。

温度传感器对照表图(温度传感器详细介绍)

2、阻值差异:5K温度传感器在25℃时的标称阻值为5千欧姆,而10K温度传感器在25℃时的标称阻值为10千欧姆。 B值曲线差异:5K传感器的常用B值曲线包括3375k、3470K和3950K;10K传感器的常用B值曲线则有3700k、3935k、3380k、3450k、3550k、3600k、3977k和3950k。

3、温度传感器(俗称感温探头)的阻值,在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阻值,普通空调感温头一般分2种,一种叫管温,一种叫室温。空调的传感器电路基本相似,都是以电阻分压形式提供信号电压给CPU进行比较计算,以此判断外界温度的高低。

4、不同品牌的空调采用的温度传感器会有不同,一般都是采用的负温度特性的传感器,即温度越高,阻值越小。一般用的多的,25度时对应的阻值有5K欧姆的,10K欧姆的,如果换大了,或换小了,电路板采样的温度信息有不对了,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调节动作、保护动作。

5、比如一些采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温度传感器,其串联电阻可能在几千欧到几十千欧不等。这是因为不同的空调系统对温度检测的精度和范围要求有差异。

冰箱温度传感器阻值对照表

海尔、海信、美的、美菱等品牌冰箱的温度传感器阻值范围大致相同,一般在50-150KΩ之间,温度范围为0-100℃。具体到各型号冰箱,阻值范围和温度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冰箱维修时,需根据冰箱的具体型号和品牌,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更换。

常规阻值:通常阻值:冰箱传感器的常规阻值一般为10KΩ。阻值变化:类型影响:冰箱的温度传感器,如NTC热敏电阻,其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数值:例如,在+5度时阻值约为06kΩ,在18度时约为17kΩ,在0度时约为5kΩ,在+20度时约为5kΩ,在+25度时约为2kΩ。

冰箱上的温度传感器阻值可能会因型号和规格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冰箱传感器的阻值一般为10KΩ。但是,具体的阻值可能还需要参考冰箱的技术手册或联系厂家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此外,冰箱的温度传感器类型也可能影响阻值,例如,冰箱的感温头可能是NTC热敏电阻,其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冰箱温度传感器的阻值范围一般在1KΩ~100KΩ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冰箱制造商和传感器型号。传感器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阻值,需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试。例如,lg对开冰箱的冷冻室传感器阻值为5K,冷藏室传感器阻值为17K,变温室传感器阻值为16K。

温度传感器的阻值是1K。温度bai传感器是通过物du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不少材料zhi、元件的特性都随温dao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作温度传感器的材料相当多。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而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