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轮软硬粒度对照表图(何为软砂轮何为硬砂轮)

十日日十日日今天3 阅读0 评论

什么是砂轮的硬度等级?

1、砂轮硬度代号从A到Y,分别对应不同的硬度等级。

2、代号:M,硬度等级为中1;代号:N,硬度等级为中2;代号:P,硬度等级为中硬1;代号:Q,硬度等级为中硬2;1代号:R,硬度等级为中硬3;1代号:S,硬度等级为硬1;1代号:T,硬度等级为硬2;1代号:Y,硬度等级为超硬。砂轮种类介绍:砂轮种类繁多。

3、砂轮的软硬指的是砂轮的硬度等级,它表示了砂轮在工作时表面的磨粒受外力作用而脱落的难易程度。具体来说:硬度等级高:磨粒较难脱落,适合磨削较硬的材料,可以确保磨粒在磨削过程中保持稳定,延长砂轮的使用寿命。硬度等级低:磨粒较容易脱落,适合磨削较软的材料,可以保持砂轮的锐利度,提高磨削效率。

4、而小级则进一步细分为超软超软2等,直至超硬。代号:代号:与上述硬度等级对应,代号分别为D、E、F(代表超软);G、H、J(代表软);K、L(代表中软);M、N(代表中);P、Q、R(代表中硬);S、T(代表硬);Y(代表超硬)。

砂轮粒度号数与砂轮硬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主要与加工表面粗糙度和生产率有关。粗磨时,磨削余量大,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大,应选用较粗的磨粒。因为磨粒粗、气孔大,磨削深度可较大,砂轮不易堵塞和发热。精磨时,余量较小,要求粗糙度值较低,可选取较细磨粒。一般来说,磨粒愈细,磨削表面粗糙度愈好。

砂轮硬度选择与粒度大小的关系:粒度越大的砂轮,为避免砂轮被磨屑阻塞,一般要选择较软的砂轮。工件材料:磨有色金属、橡胶、树脂等较软材料时,应选用较软的砂轮。粒度表示磨粒大小程度。以磨粒刚刚能通过哪一号筛网的网号来表示磨粒的粒度。网号数是每英寸长度上筛网上的孔眼数。

砂轮是由磨料和结合剂组成的。砂轮的粒度是指生产砂轮时所使用的磨料颗粒的大小。一般而言,磨粒越大,砂轮就越粗糙。但使用起来砂轮表面比较锋利。这种砂轮磨出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差,适合粗磨。砂轮的硬度与结合剂有关。结合剂占比越多,砂轮就越硬。这种砂轮的磨粒小,不易掉磨粒,适合用于精磨。

实际上,人们所说的硬度往往是指磨料的硬度,比如常见的砂轮有金刚砂砂轮和刚玉砂轮两种,刚玉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金刚砂的成分是碳化硅,由于碳化硅的硬度比三氧化二铝要高,所以,人们说金刚砂砂轮硬度比刚玉砂轮高。

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粒度目数对照

1、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粒度与目数对照如下:粗磨阶段:w5 对应粒度为 325目。w4 对应粒度为 400目。中粗磨阶段:w18 对应粒度为 270目。w20 对应粒度为 325目。w27 对应粒度为 280目。精细磨阶段:w40.45 对应粒度为 230目。w50 对应粒度为 200目。

2、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粒度目数选择在不同的加工需求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粒度及其对应的目数对照:粗磨阶段:w5对应粒度为325目,w4对应粒度为400目。中粗磨阶段:w18对应粒度为270目,w20对应粒度为325目,w27对应粒度为280目。

3、磨料:金刚石。金刚石因其卓越的硬度和对高硬金属及非金属硬脆材料的优良加工性能,是陶瓷金刚石砂轮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切削任务。粒度:通常在w5~80100范围内。粒度是衡量磨料颗粒大小的指标,粗磨使用较粗的磨料,精磨则需要细粒度的磨料。结合剂:陶瓷结合剂。

砂轮粒度有哪些?

砂轮的粒度规格以其磨料粒度来分类,常见的粒度号与颗粒尺寸(单位:微米)如下: 粒度号为14时,颗粒尺寸范围为1600至1250微米。 粒度号为70时,颗粒尺寸范围为250至200微米,对应的磨料粒度为W40,尺寸在40至28微米之间。

砂轮片的“目”是按照砂轮磨料的粒度来划分的。粒度分: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160目。磨料粒度即磨料颗粒尺寸的大小。粒度分为磨粒和微粉两类。对于颗粒尺寸大于 40μm的磨料,称为磨粒。用筛选法分级,粒度号以磨粒通过的筛网上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眼数来表示。

砂轮磨料粒度是指砂轮中磨料颗粒的大小,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关于砂轮磨料粒度的具体说明:粗磨阶段:在粗磨阶段,由于需要去除较大的余量并达到较高的粗糙度要求,因此应选择大颗粒的磨料。例如,1236粒度的砂轮适用于粗磨钢坯和去除毛刺等任务。

砂轮片的“目”是按照砂轮磨料的粒度来划分的,粒度是指磨料颗粒尺寸的大小,粒度分为磨粒和微粉两类。对于颗粒尺寸大于 40μm的磨料,称为磨粒。用筛选法分级,粒度号以磨粒通过的筛网上每英寸长度内的孔眼数来表示。如60 # 的磨粒表示其大小刚好能通过每英寸长度上有60孔眼的筛网。

砂轮软硬粒度对照表图(何为软砂轮何为硬砂轮)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