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属的药物:石决明
《要药分剂》:石决明大补肝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内服,能消目内障。
石决明,药名,别名包括鳆鱼甲、千里光等,其拉丁学名有多个,如Haliotis diversicolor、Haliotis discus hannai等。主要归经于肝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清热、镇静并能降低血压,还有拟交感神经的功效。
石决明不宜长期用药 尽管石决明营养丰富,但其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石决明属于寒性药材,具有降血压的功效。然而,对于脾胃虚寒和低血压患者而言,服用石决明可能并不适宜。此外,石决明含有大量的大黄素等化合物,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肠道病变和顽固性便秘等问题。
不一样。石决明是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而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从它们的种类来看,这两者就是不属于同一物质。
石决明散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决明子、防风、人参、茺蔚子、车前子等,属于一味中药,这是口服药,一般可以通过温水送服,饭后米汤送服,效果都比较好,也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石决明散具有清肝明目,清肺祛热,平肝潜阳、降肝火等功效。
千里光简介
1、简介:千里光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花冠为黄色,生于山坡、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产于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功效与作用:千里光是一种中草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利湿的功效。民间有“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的俗语,说明千里光有预防生疮的作用。
2、千里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名医别录》记载的石决明之别名[1]。 1 出处 《本草纲目》:“九孔螺(《日华子诸家本草》),壳名千里光。时珍曰∶决明、千里光,以功名也。九孔螺,以形名也。
3、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治疟疾: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药手册》)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预防中署:千里光五至八钱。泡开水代水饮。
4、双花千里光,又名帕当巴、木布塔压根、油苦兴嘎保、朗巴鲁等,属于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四部医典》有详细记载,品种考证显示其生长环境多样,有高山、温热之地等不同生境,形态特征各异,如花红黄色、叶状似桃树叶、气香等。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