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金属硬度(附对照表)
1、在实际应用中,硬度与抗拉强度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换算关系,这就是著名的HV=HB=HRC对照表。这个表格如同一座桥梁,帮助我们理解硬度等级与材料强度的深层联系,尤其是在硬度高于20的情况下,这个换算公式显得尤为重要。
2、硬度是衡量材料抗形变能力的关键指标,分为划痕、压入和回跳三种测试方法。 划痕硬度类似于矿物硬度,通过轻触来判断材料的软硬程度。 压入硬度是金属材料的专用领域,其中布氏硬度(HBS和HBW)以钢球或硬质合金球的压入痕迹为基准。HBS适用于450以下材料的硬度测试,而HBW适用于650以下材料。
3、常用的硬度对照表将HRC、HB和HRC相互关联,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换算方式。对于切削加工,基本可统一换算1HRC≈10HB,硬度波动范围内的材料,1HRC≈15HB。金属材料常见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属于压入硬度,硬度值反映材料表面抵抗另一物体压入时的塑性变形能力。
4、GB/T230 - 金属洛氏硬度: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测试方法。 GB/T231 - 金属布氏硬度(HB5168;对应ASTM E10;EN1003):这一标准描述了布氏硬度测试的细节,广泛应用于金属硬度的测定。 GBT4340 - 金属维氏硬度:该标准定义了维氏硬度测试的方法,适用于测定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硬度与强度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附硬度对照表
1、实践表明,金属材料的硬度值与强度值之间存在近似的对应关系。此关系基于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材料强度越高,其塑性变形抗力也越高,相应的硬度值就越高。德国标准DIN50150提供了常用钢材抗拉强度与多种硬度之间的对照表。
2、抗拉强度 (Rm):这是钢材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通常以兆帕(MPa)为单位。抗拉强度越高,说明钢材在拉伸时的性能越好,不易断裂。 维氏硬度 (HV):维氏硬度是通过在一定压力下,测量材料表面压痕的尺寸,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硬度值。它可以反映出钢材的晶体结构和均匀性。
3、抗拉强度(Rm):指钢材在拉伸测试中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通常以兆帕(MPa)作为单位。抗拉强度的高低反映了钢材在受力时的韧性和断裂抵抗能力。 维氏硬度(HV):通过测量材料表面产生的压痕直径,并利用特定公式计算得到的硬度值。维氏硬度能够揭示钢材的晶体结构完整性和内部应力状态。
4、以下是里氏硬度(HL)、布氏硬度(HB)、维氏硬度(HV)与洛氏硬度(HR)之间的对照表。表中数据展示了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N/mm)与相应硬度值之间的关系。以下内容详细展示了从250 N/mm到2180 N/mm的不同抗拉强度下,金属材料的里氏、布氏、维氏与洛氏硬度值。
硬度对照表
路亚竿的硬度指的是竿体整体的软硬程度。与手竿的硬度定义相同,路亚竿硬度也有不同的分类,包括UUL(极软竿)、UL(超软竿)、L(软竿)、ML(中软竿)、M(中等竿)、MH(中硬竿)、H(硬竿)、XH(超硬竿)和XXH(极硬竿)。
以下是里氏硬度(HL)、布氏硬度(HB)、维氏硬度(HV)与洛氏硬度(HR)之间的对照表。表中数据展示了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N/mm)与相应硬度值之间的关系。以下内容详细展示了从250 N/mm到2180 N/mm的不同抗拉强度下,金属材料的里氏、布氏、维氏与洛氏硬度值。
也可利用公式HRC=100-37353/(HV+200)来算洛氏硬度HRC与维氏硬度的转换。具体对照表如下:布氏硬度单位(HB)布氏硬度是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N/mm2)。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