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豆腐脑用什么最好(点豆腐脑需要多长时间)

十日日十日日昨天8 阅读0 评论

做豆腐脑的比例

经典比例:干黄豆100克配800毫升水(1:8),打浆后豆浆浓度适中,适合家庭制作。商用嫩滑版:干黄豆100克配1000毫升水(1:10),成品更稀嫩,接近早餐店口感。注:黄豆需提前浸泡8-12小时(夏季6小时),泡至体积膨胀2倍且无硬芯。

做出的豆腐脑不成形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豆浆浓度不够:黄豆与水的比例不当:通常,制作普通豆腐时,黄豆与水的比例应在1:5到1:6之间。如果是制作内脂豆腐,比例可适当放宽至1:10左右,但最稀不应小于1:15。如果水加得过多,豆浆就会过稀,从而影响豆腐脑的成型。

如果用葡萄糖酸内酯的话,基本上一斤干黄豆配比8-12克内酯都是可以的,这样点出来的豆腐脑的凝固程度是最好的。如果是熟石膏的话,一斤干黄豆需要配比12-15克。泡出来的黄豆和水的比例为1:5到1:6。一般这个比例就可以了。

豆腐脑出水的原因主要是豆子和水的比例没有把握好。在制作豆腐脑时,豆子和水的比例至关重要,一般建议是1:5或1:6。如果这一比例失衡,就可能导致豆腐脑成品水多,质地不佳。豆腐脑的好处包括:强身健体: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体质。

做豆腐用石膏,内脂,卤水哪种好吃

但是,内脂豆腐的口感较石膏豆腐和卤水豆腐更甜,不适合喜欢咸味的人群。总的来说,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和内脂豆腐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烹饪方法和口味需求。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营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豆腐。同时,适量摄入各种豆腐,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

石膏适合制作南豆腐(如南方的嫩豆腐)和豆腐脑等质地较嫩的豆制品。由于石膏点制的豆腐含水量相对较高,所以在保存上相对困难,需要尽快食用以保持其最佳口感。内脂 原理 内脂是一种葡萄糖酸 - δ - 内酯,它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酸。

内酯豆腐:内酯豆腐是以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内酯豆腐的凝固速度介于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之间,质地较为柔软,口感滑嫩。内酯豆腐的特点是口感细腻,味道醇厚,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质。

凝固剂的差异:卤水豆腐采用卤水作为凝固剂,这种卤水是海水中提取盐后的残留液体,含有氯化镁、氯化钙和硫酸钙等成分。石膏豆腐则使用石膏,即硫酸钙,其凝固速度较卤水慢。内酯豆腐则以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这是一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卤水豆腐是用氯化镁点制的豆腐,卤水豆腐表面看起来粗糙些,颜色微黄,切面呈现少量不均匀孔洞,拿在手上不会晃动,装进塑料袋里也不容易破碎。石膏豆腐则是用硫酸钙点制的豆腐,口感较细嫩,也比较光滑,比卤水豆腐要软嫩许多,但豆香味比较淡。

用什么点豆腐

1、用石膏或者盐卤都可以点豆腐。以下是关于这两种点豆腐方法的详细解释: 石膏点豆腐 准备石膏:首先,需要将石膏进行焙烧,直到其刚刚过心为止。焙烧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石膏中的水分和杂质,提高其纯度。调制石膏浆:焙烧后的石膏碾成粉末,然后加水调成石膏浆。石膏浆的浓度要适中,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豆腐的凝结效果。

2、石膏点豆腐: 首先,将石膏焙烧至过心状态,即石膏完全受热均匀。 然后,将焙烧后的石膏碾碎,加水调成石膏浆。 接着,将石膏浆冲入刚从锅中舀出的热豆浆中,并轻轻搅拌。 不久后,豆浆便会凝结成豆腐花。 盐卤点豆腐: 盐卤被直接加入豆浆中。 同样需要轻轻搅拌,豆浆会迅速凝固成豆腐花。

3、点豆腐通常使用盐卤或石膏。 盐卤点豆腐: 盐卤是一种电解质,主要成分是钙、镁等金属离子的氯化物。 在点卤过程中,盐卤会分解成正负离子,这些离子会夺取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膜,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 同时,盐卤中的离子还会抑制蛋白质表面电荷引起的斥力,使蛋白质颗粒相互凝聚沉淀,从而形成豆腐。

4、石膏 石膏是点豆腐常用的凝固剂。当豆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加入石膏,豆浆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化,形成豆腐脑。石膏不仅能使豆腐凝固,还能使豆腐质地细腻、坚实。 卤水 卤水是传统的豆腐制作中的主要凝固剂。它主要含有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点入豆浆后,能促使大豆蛋白凝聚,进而形成豆腐。

5、用卤水点豆腐比较好,安全卫生无毒副作用。卤水是中国粤菜及闽菜常用的调味料,为一种以多种香料煮成的酱油。卤水是中国粤菜、川菜以及许多中常用的一种调味料,所用材料有花椒、八角、陈皮、桂皮、甘草、草果、沙姜、姜、葱、生抽、老抽及冰糖等多种,肴制数小时即可制成。

豆腐脑老嫩怎么点

用一碗冷开水把一汤匙的熟石膏粉调均匀。石膏的用量直接影响豆腐的老嫩程度,石膏用量越多,豆腐越老;反之,石膏用量越少,豆腐越嫩。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通过调整石膏的用量来控制豆腐的老嫩。点浆过程:将调好的石膏液均匀地分布在锅子内四周。

豆腐脑的口感老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固剂的选择与用量,以及点浆的温度和手法。卤水因其较强的凝固能力,容易使豆腐脑变得过老,而石膏的凝固效果则次之,使用内酯作为凝固剂则能制作出更为嫩滑的豆腐脑。在用量方面,使用过多的凝固剂会导致豆腐脑质地过硬,而用量过少则可能使豆腐脑显得不够嫩滑。

石膏点浆控制老嫩的关键在于点浆的温度、石膏粉的用量以及点浆后的静置时间。点浆温度:把豆奶重新煮沸两、三次,去除豆腥味后,将火改小,使豆奶的温度保持在摄氏八十五度至九十度。这个温度范围是石膏点浆的最佳温度,能够确保石膏粉与豆奶充分反应,形成细腻的豆腐脑。

使用一碗冷开水将一汤匙的熟石膏粉调均匀。石膏粉的用量直接影响豆腐的凝固程度和质地。根据个人口味和对豆腐老嫩的需求,可以适量增减石膏粉的用量。但需注意,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豆腐过硬,过少则可能使豆腐过嫩甚至不凝固。掌握静置时间:点浆后,静待十分钟左右,观察锅内豆腐脑的凝结情况。

点豆腐脑用什么最好(点豆腐脑需要多长时间)

豆腐脑做好后太嫩了,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加卤水:原理:卤水(也称为盐卤或苦卤)是制作豆腐脑常用的凝固剂。当豆腐脑过于嫩滑时,适量添加卤水可以增强其凝固效果,使豆腐脑变得更加紧实。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或互联网,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