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佥载(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十日日十日日2023-12-26240 阅读0 评论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的“之”意思是:代词,它,指千里马“狮子骢”。(来自张骞《朝野佥载》)

朝野佥载(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张骞《朝野佥载》节选

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之”的其他释义如下: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朝野佥载(唐太宗敕天下访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入瓮是什么意思?

请君入瓮,中国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太平广记》卷一二一引唐张鷟 《朝野佥载·周兴》:“唐秋官侍郎 周兴,与来俊臣对推事。俊臣别奉进止鞫兴,兴不之知也。及同食,谓兴曰:‘囚多不肯承,若为作法?’兴曰:‘甚易也。取大瓮,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处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后用“请君入瓮”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当掬西江之,为尔湔肠;即烧东壁之牀,请君入瓮。”也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比喻用某人整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或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始作俑者自作自受。

请鳖入瓮出处哪里?

请君入瓮

(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

武则天当政时期,出现了许多酷吏,最著名的便是周兴和来俊臣。

武则天收到告发周兴谋反,下旨来俊臣负责审理周兴。周兴正与来俊臣讨论用什么办法使犯人招供。周兴说:“拿一大瓮,它放在火上烧烤,不招供,把他放在大瓮里烤,不由他不招!”来俊臣听了,连连叫好。照办。厉声道:“周兴,你听着,你如果不老实交代,那就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周即招。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

请君入瓮这个成语的由来?

请君入瓮的名词来历 请君入瓮,中国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 或者比喻用某人整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始作俑者自作自受。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原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邱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译文】 有人告密文昌右丞周兴和邱神勣串通谋反,太后(武则天)便命令来俊臣审这个案子。(一天)来俊臣请周兴到家里作客,他们一边议论一些案子,一边相对饮酒。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承认(罪行),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招供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只要)拿一个瓮,用炭火在周围烧(这个瓮),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就(吩咐侍从)找来一个瓮,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于是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令我审问你)请老兄自己钻进这个瓮里去吧!”周兴非常惊慌,当即磕头承认罪行。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