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军官(开国大将军衔如何评定?)

十日日十日日2023-12-2384 阅读0 评论

开国大将军衔如何评定?

在红军时期担任过师级指挥员,八路军时期担任过师、旅等级别指挥员,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兵团级或者副野战军级指挥员,最后在建国后还要担任过军区级或者军种级指挥员。这是大将的标准,十分的严格。简单的说就是参加革命早,红军时期能力就突出。

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军官(开国大将军衔如何评定?)

将军官职大还是大帅官职大?

军衔是国家授予军人以区别其等级地位、权力责任、荣誉待遇的称号和标志。等级划分依次为元帅、将军、校官、尉官。

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真正军衔制的产生,是在15世纪末的欧洲,法国出现了军士、中士军衔,到了16世纪中叶,又出现了元帅、将军、少校、大尉、少尉军衔。西班牙在15世纪末出现了海军上将、上校、少校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实行军衔制,军衔等级为: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1965年废除了军衔。1988年又恢复军衔制,恢复后的军衔等级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元帅,是军中最高的军衔。

古时候敬称“元戎”、“大帅”。隋炀帝杨广曾任“兵马大元帅”;光绪也曾经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

二战时期的英国、德国、日本、苏联、法国都有“元帅”军衔。美国的“五星上将”、国军的“特级上将”也相当于元帅。元帅的上面还有“大元帅”。例如苏联的元帅分三级:苏联元帅,军种元帅,兵种元帅。

大将是什么级别的军官(开国大将军衔如何评定?)

一律白色的“元帅服”。将军,是仅次于元帅的军队高级将领。中国古代就有各种将军称号。现代的将军军衔一般是三级或四级。苏联的元帅分三级:苏联元帅,军种元帅,兵种元帅。一律白色的“元帅服”。中国在1955年曾经授予朱德等十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以元帅军衔。中国的元帅不分级,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将军一般是高级军事将领的统称 ,不同朝代、国家其具体指代不同:中国古代常作为高级武官、军政官员的职位甚至是爵号 日本幕府时期,将军是日本的最高权力者;近现代,多用于称呼军队中的将级军官。

大帅的官职更大,将军一般情况下是大帅的属下

大帅不是正式称呼,没有这个官衔。但是能称为"大帅"的,那地位应该相当崇高,例如曹锟之流。军阀混战时期,"督军"是个很重要的职位。一般督军能够控制一个省,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手下可以有很多将领,大将之类的

东汉大将军职位排名?

1、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2、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3、车骑将军

我国古代的军队的军衔是什么?不同级别各管多少人?

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武职官员等级制度。秦汉时期,官员的等级称“石”。魏晋以后,官员的等级称“品”,多数朝代的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18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32级。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者45阶,少则18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完善。清朝末年,清政府参仿西方军事制度,实行营制改革。从1904年开始至1911年3月,历时6年多,逐步地在中国军队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衔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武阶制度。中国初次建立的军衔设6等18级:上等第一级包括大将军、将军、正都统,第二级为副都统,第三级为协都统;中等第一级为正参领,第二级为副参领,第三级为协参领;初等第一级为正军校,第二级为副军校,第三级为协军校;额外军官一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正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定军衔等级为6等16级:上等军官称将军,中等军官称都尉,初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3级;额外官佐1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清政府从1904年开始,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欧式军衔制。1904年12月,清政府练兵处会同兵部向朝廷奏准《另定新军官制事宜》,建议“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章”,按照西方军官军衔的三等九级制,取代旧的官阶制度,建立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  1905年3月,练兵处、兵部设计出军官军服和军衔标志的第一个图案式样。8月,练兵处提出军官授衔的标准、条件、程序和要求。12月经清政府批准,陆军军官开始按新官制评定等级,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军衔等级:  上等第一级,正都统;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  中等第一级,正参领;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  次等第一级,正军校;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网友提供,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